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9/18 19:05:52     共 2153 浏览

一、触目惊心的骗局案例库

案例1:消失的道馆

王女士去年给孩子报了XX跆拳道馆的年卡(6800元),刚上三个月课就发现大门紧锁,教练电话已成空号。后来才知道,这家"连锁品牌"在工商注册。

案例2:虚假段位证书

张同学苦练两年后拿到"带一段"参加省级比赛时被裁判当场识破——证书编号是手写的,连防伪水印都没有。教练的解释是:"咱们这是国际认证,和国内标准不一样"后来证实该机构连WTF/ITF会员都不是)。

案例3:暴力教学致伤

9岁男孩因动作不标准被教练用木板抽打小腿,造成软组织挫伤。家长索赔时,机构竟称:"跆拳道本来就有对抗性,受伤概不负责"可当时签的合同里压根没这条款!

二、骗子机构的通用套路

通过分析27起投诉案例,我整理出这些机构的"客三板斧":

套路类型具体表现占比
虚假宣传伪造师资履历/获奖证书/段位资质;PS学员比赛照片68%
合同陷阱刻意模糊退款条款;将"课程费"拆分为"会员费+教学费"规避法律责任52%
教学注水用兼职大学生冒充专业教练;20人班实际常到40人;高级班重复教基础动作89%

(数据来源:孝感市消协2024年投诉统计)

三、防骗指南:五步识别法

1.查资质要像查户口

正规道馆必须悬挂:

  • 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
  • 体育培训机构备案证明
  • 教练员资格证(带中国跆协/省跆协钢印)

小技巧:现场扫描营业执照二维码,核对注册地址是否与实际一致。

2.试听课要当侦探

注意观察:

  • 学员道服腰带颜色是否参差不齐(长期运营的机构应有完整晋级体系)
  • 教练是否主动纠正动作细节(混日子的只会喊"!再来!" - 垫子边缘是否有严重磨损(新开张的机构若垫子过旧要警惕二手设备)

3.签合同要抠字眼

必须明确:

```text

退费计算公式:(剩余课时数÷总课时数)×总费用-已消耗课时费(不超过总费用10%)

特别约定:因机构原因停课应赔偿______元/天

```

4.警惕这些危险信号

  • 不断推销"教包月套餐" - 要求现金支付或转账到个人账户
  • 教练频繁更换(好教练不会轻易跳槽)

5.维权证据链

建议保存:

  • 宣传单页/朋友圈截图
  • 课程表与实际授课记录对比
  • 受伤病例与训练日志时间对应表

四、深层思考:为什么骗局屡禁不止?

监管空白地带让人忧心。目前体育类培训既不属于教育局管辖,市场监管局又缺乏专业鉴别能力。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执法人员坦言:"只能查营业执照,至于教得好不好...总不能要求公务员都懂旋风踢吧?"可怕的是心理操控术。这些机构深谙家长心理:

  • 利用"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焦虑
  • 营造"现在报名立减"的紧迫感
  • 通过集体宣誓、颁发奖状等手段制造归属感

(突然想起个细节:有位家长说孩子回家总喊"教练说不用听爸妈的"这已经涉及精神控制范畴了...)

五、给受害者的建议

如果已经上当:

1. 立即停止上课避免二次伤害

2. 联合其他家长集体维权(个人维权成本太高)

3. 向以下部门同时投诉:

  • 市长热线(12345)
  • 文体旅游局(体育产业科)
  • 公安局经侦大队(涉及诈骗立案标准)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真正的跆拳道教育应该培养"礼义廉耻",而不是成为某些人敛财的工具。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孝感的家长们擦亮眼睛,也欢迎更多受害者提供线索(评论区已开启匿名模式)。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