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三年前我路过文峰大道那家道馆时,看到一群穿道服的成年人满头大汗地踢靶子,心里还嘀咕"这岁数了折腾啥呢"上个月体检报告显示颈椎反弓、脂肪肝初期...医生那句"爆发性运动"彻底破防。现在?真香!每周三下班雷打不动去训练,体重降了8斤不说,那种把工作压力通过横踢发泄出去的感觉,比喝十杯奶茶都治愈。
别以为跆拳道都是小朋友的游戏,成人培训班可是藏着门道的:
1.课程强度分级制度(见下表)
2. 融合核心力量训练的特制热身方案
3. 针对久坐族的脊柱矫正动作库
4. 允许带护具的实战减压环节
5. 每月一次的办公室防身术专题
级别划分 | 训练时长 | 适合人群 | 典型动作示例 |
---|---|---|---|
萌新级 | 60分钟 | 零基础/体能较差 | 前踢靶、基础步法 |
进阶级 | 90分钟 | 有运动习惯者 | 360°回旋踢、连续组合技 |
猛士级 | 120分钟 | 退役运动员等 | 腾空三连踢、1v2防御 |
(喘口气...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上周教练教的那个旋风踢,现在大腿肌肉还在酸爽中...)
跑遍全城整理出的干货,注意看加粗部分的关键指标:
(突然插播:正在看手机的你,是不是不自觉做了个勾脚尖的动作?这说明身体在渴望运动了...)
采访了三位不同行业的学员,他们的变化轨迹惊人相似:
1. 李姐(会计主管):"从最初平板支撑30秒就发抖,到现在能连续完成20组高位踢靶,审计季再也不靠咖啡续命了"2. 王哥(程序员):"半年后体脂率从28%降到19%,最意外的是敲代码时居然不弓背了"3. 小陈(房产中介):"防身术后,带客户看偏僻房源时底气完全不一样"报班前必须问清楚的6个问题
1. 教练是否持有国职跆拳道教员证?(警惕速成班出身的"水教练"2. 道垫厚度是否≥5cm?(关系到关节保护)
3.意外险包含哪些赔付范围?
4. 请假制度如何规定?(重要!很多馆超过3次就作废课时)
5. 是否有晨练/午间加训时段?
6. 进阶后能否参加段位考试?(正规机构才有考试资质)
(写到这儿突然意识到,原来成年人学跆拳道根本不是为了打架,而是找回那种...嗯...怎么说呢,对生活的掌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