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9/18 19:11:11     共 2153 浏览

一、品势培训在甘肃的发展现状

根据2024年甘肃省体育局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兰州、天水等8个地级市的跆拳道培训机构中,开展专项品势课程的占比达67%,较2020年增长近3倍。这种爆发式增长背后,是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从单纯追求考级速度转向重视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

典型培训模式对比表:

类型课时安排教学内容侧重考核标准
传统混合式每周2次,每次90分钟竞技技术占60%,品势占40%以腿法力量、击破测试为主
专项品势班每周3次,每次60分钟品势分解教学占80%,融入礼仪教育动作精度、节奏感、精神表现力
赛事突击班赛前1个月集中训练比赛规定套路反复打磨参照WTF国际品势评分规则

"刚开始觉得品势就是比划动作,后来发现孩子连鞠躬的角度都要反复练习"兰州城关区家长王女士的感言道出了品势教学的精髓——细节处见真章。这种训练方式恰好契合少儿注意力持续时间短但模仿能力强的特点,通过拆解太极一章至八章的动作,让孩子在碎片化练习中积累成就感。

二、品势培训的素质教育价值

1. 礼仪修养的内化养成

甘肃临夏某道馆的晨训场景颇具代表性:孩子们不是先练踢腿,而是整齐列队向国旗、教练行鞠躬礼。这种"以礼始,以礼终"的仪式感,让来自牧区的马小虎(化名)逐渐改掉了莽撞的习惯。跆拳道五大精神(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通过品势训练中的以下环节自然渗透:

  • 双人练习时必须双手接送脚靶并鞠躬
  • 纠正动作前需先行礼示意
  • 训练结束后的互帮互助环节

2. 身心协调的科学发展

考虑到少儿骨骼硬度小、关节牢固性差的特点,甘肃培训机构普遍采用"式"训练法:

```text

1. 趣味热身(15分钟):动物爬行、彩虹绳游戏

2. 主体训练(30分钟):

- 分解练习:如"防御"拆解为"格挡→转身→重心转移" - 音乐品势:配合鼓点节奏完成整套动作

3. 放松环节(15分钟):瑜伽球拉伸、呼吸调节

```

这种训练体系能有效避免"压腿痛哭"弊端,白银市某机构跟踪数据显示,采用新方法后学员的坚持率从58%提升至89%。

三、本土化教学的创新实践

1. 文化融合的尝试

敦煌研究院与当地道馆合作的"路品势"项目令人耳目一新,将莫高窟壁画中的飞天姿态融入品势动作。比如改编自"太白品势"的"反弹琵琶式"孩子们在转身时保持单足平衡,同时双臂呈敦煌舞姿。这种创新不仅提升了训练趣味性,更让传统文化变得可触摸。

2. 高原适应性训练

针对甘肃部分地区海拔较高的特点,教练们摸索出独特的呼吸训练法:

  • "黄河咆哮"呼吸法:配合品势动作进行腹式呼吸,吸气4秒→屏息2秒→呼气6秒
  • 低氧模拟训练:在海拔2000米以上地区,采用间歇训练模式(练3分钟→休1分钟)

下表显示不同年龄段学员的适应性数据:

年龄血氧饱和度变化动作完成度疲劳恢复时间
6-8岁下降5%-8%85%25-30分钟
9-12岁下降3%-6%92%15-20分钟

四、现存问题与优化建议

尽管发展迅速,甘肃少儿品势培训仍存在三大痛点:

1.师资结构失衡:78%的教练来自竞技跆拳道转型,缺乏系统的品势教学培训

2.评价标准模糊:除少数高端道馆外,90%机构仍以"是否到位"唯一评判标准

3.家校联动不足:仅有12%的机构建立家长监督群,导致家庭练习流于形式

对此提出的解决方案包括:

  • 建立分级教练认证体系(初/中/高三级)
  • 引入韩国国技院的"三维评分系统"(动作精度30%+精神表现40%+音乐契合度30%)
  • 开发"共育"小程序,包含每日礼仪任务、动作打卡等功能

"品势不是一个人的独舞,而是一群人的修行"跆拳道协会李会长的这句话,道出了这项运动的真谛。随着2025年"一带一路"体育文化交流项目的推进,甘肃少儿跆拳道品势培训正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它不仅是强身健体的手段,更成为培养文化自信、促进民族团结的特殊纽带。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