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说就是把所有开支分门别类算清楚,比如你交的学费里,有多少要付给教练,多少要买护具。这里有个关键:不是所有支出都能立刻算作成本。比方说买了能用三年的脚靶,这笔钱得平摊到每个月。
误区1:"收到学费就是利润"——错!预收的年卡费用要按月结转,比如1月收的1.2万年费,每个月只能确认1000元收入
误区2:"设备买越贵越好"——见过有馆买进口擂台,结果折旧摊下来每节课成本增加30块,最后涨价流失学员
误区3:"不用交社保"——去年有机构被罚了8万,就因为没给每周固定上课的兼职教练缴社保
1.阶梯式工资:基础工资+学员留存奖金,我们馆试行后教练流失率降了40%
2.能耗监控:给更衣室装智能电表,第二个月就省了2000度电
3.耗材回收:旧道服改制成沙包内胆,这项一年省了小两万
干这行8年,见过太多同行在成本上栽跟头。有个朋友开馆前半年只盯着招生,结果发现每招一个学员反而亏300块。现在想想啊,会算账比会踢旋风腿更重要。建议每月做次成本分析:哪些钱是非花不可的?哪些可以优化?就像我们教练常说的——动作要做标准,账本更要理清楚。
最后说个真实案例:城南有家馆把少儿班的课时从60分钟调到50分钟(符合考级标准的前提下),场馆利用率直接提高20%,这笔账算得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