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吸一口气)说实话,我第一次看到跆拳道班的记录表也懵了——这玩意儿比道馆里那些高抬腿动作还让人头疼对吧?别急,咱们今天就用最糙的大白话,把这张表里里外外扒个干净。听说最近好多人在搜"如何快速涨粉"其实练跆拳道和做自媒体差不多,都得先打好基础才行啊...
说白了就是张"成长日记本"每个动作练了几次、哪天踢靶子把脚趾甲踢翻了(别笑,真事儿)、教练说你哪块肌肉偷懒了...全得记下来。有些道馆用纸质表,现在更多是手机APP直接录入,但内容大差不差。
常见三大坑:
拿最常见的周记录表举例,通常长这样:
栏目名称 | 菜鸟易错点 | 正确示范 |
---|---|---|
日期 | 写""昨天" | 2025.09.18(具体到日) |
训练内容 | 只写"踢腿" | 前踢30次+后踢20次 |
身体反应 | 空着不填 | 右膝微酸/左胯发紧 |
饮食记录 | 写"饭" | 训练前1小时吃香蕉1根 |
(挠头)发现没有?这表其实在偷偷教你两件事:量化思维和身体觉察。我当初要是早点明白这个,也不至于三个月都考不过黄带...
Q:记这么细有用吗?又不是写毕业论文!
A:嘿!上周有个学员就是靠记录表发现每次侧踢前如果没做够热身,第二天绝对腰痛。现在人家踢靶子前自觉加两组腰部拉伸,疼痛再没出现过。
Q:教练会不会根本不看啊?
A:好问题!但你要这么想——就算教练没空看,这些数据对你个人就是宝藏。两个月后翻记录:"原来我后旋踢成功率从30%提到65%了!"成就感,比朋友圈集赞爽多了好吧?
Q:错过记录怎么办?
A:别学我上次偷懒三天没记,结果完全想不起那周到底练过啥。现在手机设了个晚上9点闹钟,响铃就摸出表格花3分钟补上。要是实在忘了...就老实写"记忆模糊"乱编强。
1.疼痛记录比动作记录更重要——有次脚踝肿成馒头才发现,原来表格里早写了三周"落地时右脚外侧刺痛"2.用不同颜色笔:黑色写计划,红色写实际完成,蓝色写身体反馈(视觉动物狂喜)
3.每月拍次表格照片:看着密密麻麻的数据,突然就理解教练为啥老说"跆拳道是时间的朋友"说句掏心窝子的:这表填着填着你就懂了,它根本不是交作业的工具,而是你和自己身体的对话本。哪天要是发现能写出"后踢终于带出风声了"恭喜,你已经开始享受这个过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