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特别明显,我们馆里报名的小不点突然多了三倍。问过二十多个家长,发现主要原因就这几个:
有个真实案例特别戳心:9岁的小宇原来被叫"芽菜"半年后不仅感冒次数少了,关键是有天他居然挡住了高年级同学的推搡。他爸偷偷跟我说,以前最愁孩子缩着肩膀走路的样子。
说真的,那些承诺"三个月考黑带",跟减肥广告说"瘦20斤"性质。正规考级体系里,从白带到黑带最少要两年半,还得每周训练三次以上。
上个月我去暗访,有家挂着"退役教练"招牌的,结果人家教练证是某宝98块买的。重点来了:正规教练证一定有中国跆拳道协会的钢印,编号能在官网查到。
特别提醒!有些老旧场馆的垫子接缝处都发霉了,孩子做侧滚翻容易擦伤。好的训练垫厚度至少2cm,闻起来没有刺鼻橡胶味。
先别急着报课,试试这个"看测评法":
1. 看孩子模仿电视里武打动作时眼睛会不会发亮
2. 看体育课跑完800米是喘十分钟还是活蹦乱跳
3. 看平时摔跤后第一反应是哭鼻子还是自己爬起来
我们馆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约七成最适合练跆拳道的孩子,反而是在文化课上特别坐得住的那种。后来琢磨明白了——这门运动要的就是专注力。
千万别在道馆买全套装备!这里透露个行内秘密:同样质量的护具,体育用品批发市场便宜40%左右。不过道服建议买馆里的,因为每家道馆的徽章绣法不一样。
有个家长踩过的雷:某宝上158块包邮的"级护具"实测连业余考级都用不了。后来检测发现,那套护具的缓冲层居然是包装泡沫改的...
分享个实用对照表:
要是遇到孩子三个月还记不住基本步法,先别怪孩子——很可能是教练教学方法有问题。我们做过对比,同样的教学内容,游戏化训练的孩子掌握速度快1.7倍。
要说个人观点啊,我觉得现在很多家长把跆拳道想得太功利了。其实它最宝贵的是培养那种"七次站起八次"的劲儿,这个特质在孩子青春期简直能救命。上周还有个初中生特意回来感谢,说要不是当初训练养成的韧性,月考失利那次可能真扛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