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课程定价总留不住学员?
在成都某跆拳道馆的调研显示,采用传统"成本+20%"法的机构,续费率比采用动态价值定价法的同行低42%。定价不仅是数字游戏,更是价值传递的心理学实践。
一、定价背后的四大成本黑洞
1.隐性场地折损:每课时实际分摊的场馆维护费常被低估,建议采用:
2.教练员动态成本:
3.获客成本波动:暑期促销期的单客获取成本可能达到平时的2.3倍
4.赛事服务摊销:考级/比赛服务应分摊到常规课程,占比建议控制在7-12%
二、竞品分析的三个维度
通过北京、广州两地17家机构采样发现:
教练资质与课时费比值
免费体验课转化率
老生续费折扣力度
三、动态定价模型实操
采用阶梯式价格锚点:
1.入门阶段(0-6月):
2.进阶阶段(6-18月):
3.私教课定价公式:
(常规课单价×1.8)+ 个性化方案费
四、家长决策的敏感阈值
调研数据显示:
① 将1课时拆解为5个技能单元
② 明确每个单元的进步指标
③ 展示同期学员成长轨迹
五、区域性定价策略
在二三线城市可采用"输出溢价":
某连锁品牌通过重构定价体系,在保持30%毛利率的同时,使学员月均训练频次从3.2次提升至4.5次。定价的本质是建立训练价值与支付意愿的精确连接,而非简单的数字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