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9/19 14:11:17     共 2153 浏览

第一天:推门就后悔了

进门就看见七八岁小孩在空翻,当时真想扭头就走。教练老张(后来我们都叫他"人形测力仪"一把按住我肩膀:"慌,他们练三年了,你三个月后也能这样"关键来了

  • 训练服比想象中厚实,吸汗但真闷
  • 光脚踩垫子居然不凉,特殊材质防滑又保暖
  • 最意外的是要先学鞠躬礼仪,不是直接开打

第三天的顿悟时刻

发现前踢总站不稳?教练说90%的新手都栽在"三点平衡":

1. 支撑脚要像吸盘咬住地面

2. 膝盖微微弯曲(别绷直!)

3. 上半身得往后仰那么一丢丢

这个阶段特别容易放弃,我每天回宿舍就对着镜子练金鸡独立。室友说我走火入魔,但周五测试时,突然就能连踢三个靶不摔了——那种成就感,比中彩票还实在。

第七天:解锁第一个必杀技

终于学到传说中的"踢"结果发现:

  • 转体时总会提前落脚(教练说像"急着上厕所的陀螺")
  • 总忘记用腰部发力,全靠大腿蛮干
  • 落地声比炮仗还响,根本做不到高手那种猫步

但老张教了个土办法:把要踢的靶子想象成欠钱不还的仇人。别说,这招真管用,瞬间就找到发力感了。

第十三天实战初体验

戴护具时手都在抖,结果对面是个比我矮半头的姑娘。刚放松警惕,人家一个横踢直接扫到我头盔上,"砰"脑瓜子嗡嗡的。实战教会我的事

  • 距离感比力量重要十倍
  • 喊声要够大,既能壮胆又能干扰对手
  • 挨打后反而清醒了,第二回合居然挡下三次进攻

最后一天的彩蛋

结业时来了个黑带六段大师,五十多岁的人踢腿带风声。他演示寸拳时,离木板还有两公分距离就"咔"断了。我们集体张着嘴傻站了十秒——原来电影里的镜头真没夸张。

要说这半个月最大的收获,倒不是学会多少招式,而是发现身体比想象中聪明。刚开始觉得复杂的动作,肌肉居然自己就记住了。现在经过武馆还会下意识练两步滑步,这大概就是教练说的"长在身上的本事"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