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职院为何能成为陇东职教标杆?答案藏在二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前身可追溯至2002年成立的平凉工业学校,2016年经省政府批准升格为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平凉市唯一公办高职院校,承担着为陕甘宁三省交界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
核心发展数据:
围绕平凉"煤电化冶"支柱产业,构建起:
创新实施"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024届毕业生人均持证2.3本,显著高于全省1.8本的平均水平。
职业教育如何真正服务地方经济?学院交出了特色答卷:
合作维度 | 传统模式 | 平凉职院创新模式 |
---|---|---|
人才培养 | 学校单方培养 | "中厂、厂中校"双主体 |
师资建设 | 理论教师为主 | 企业工程师占比达43% |
评价体系 | 试卷考核 | 岗位胜任力模型评估 |
典型案例:
尽管取得显著成就,学院仍面临:
破局之道在于:
1.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已规划实训基地PPP项目)
2.构建"中高本"贯通体系(正在申报职业本科专业)
3.打造"数字丝路"教联盟(与哈萨克斯坦院校签约)
这所坐落在泾水河畔的职业院校,正以"厚德精技"的校训精神,培育着新时代的陇东工匠。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实训车间的数控机床,当煤矿安全模拟系统响起操作提示音,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所学校的成长,更是中国职业教育扎根西部、服务区域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