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新闻来源:公众课       发布时间:2025/8/22 20:56:16       共计:2214 浏览

一、学院发展历程与区域使命

平凉职院为何能成为陇东职教标杆?答案藏在二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前身可追溯至2002年成立的平凉工业学校,2016年经省政府批准升格为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平凉市唯一公办高职院校,承担着为陕甘宁三省交界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

核心发展数据:

  • 占地面积从建校初的80亩扩展到现在的326亩
  • 专业数量由6个传统工种发展到28个现代化专业群
  • 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73%以上

二、专业建设的三大创新维度

(1)特色专业集群化发展

围绕平凉"煤电化冶"支柱产业,构建起:

  • 能源与材料工程学院(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群)
  • 智能制造系(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群)
  • 现代农业系(中药材栽培与加工专业群)

(2)实训基地的"真枪实弹"学院投资1.2亿元建成:

  • 西北最先进的煤矿仿真井下作业系统
  • 智能制造"教学工厂"(与海螺水泥共建)
  • 5G+智慧农业实训中心(对接静宁苹果产业)

(3)证书融通的1+X模式

创新实施"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024届毕业生人均持证2.3本,显著高于全省1.8本的平均水平。

三、产教融合的平凉范式

职业教育如何真正服务地方经济?学院交出了特色答卷:

合作维度传统模式平凉职院创新模式
人才培养学校单方培养"中厂、厂中校"双主体
师资建设理论教师为主企业工程师占比达43%
评价体系试卷考核岗位胜任力模型评估

典型案例:

  • 与华亭煤业共建的"班"实现毕业即上岗
  • 机电专业学生参与宝马格(中国)设备研发
  • 文化旅游系师生主导崆峒山智慧景区改造

四、未来发展的挑战与突破

尽管取得显著成就,学院仍面临:

  • 高层次技术人才引进困难
  • 专业设置与新兴产业对接滞后
  • 国际化办学水平有待提升

破局之道在于:

1.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已规划实训基地PPP项目)

2.构建"中高本"贯通体系(正在申报职业本科专业)

3.打造"数字丝路"教联盟(与哈萨克斯坦院校签约)

这所坐落在泾水河畔的职业院校,正以"厚德精技"的校训精神,培育着新时代的陇东工匠。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实训车间的数控机床,当煤矿安全模拟系统响起操作提示音,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所学校的成长,更是中国职业教育扎根西部、服务区域的生动实践。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