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解决最根本的问题:跆拳道不是打架技术!很多人看到踢腿动作就以为是斗殴,其实它更像"移动的围棋"讲究的是以礼始以礼终的修养。在汝阳的培训班里,第一节课老师绝对会反复强调这三件事:
你看,光是入门礼仪就这么多门道。不过别紧张,刚开始记不住很正常,咱们教练都习惯新学员同手同脚的样子了(笑)。
在城东那家"旋风道馆"最大的学员58岁,最小的才4岁半。关键看教练团队有没有分龄教学体系,少儿班和成人班的训练方法完全不同。
有些机构用低价吸引人,后期却要买指定护具。建议直接问清:
上周我去看过火车站附近那家,虽然便宜但地板硬得像水泥。好的训练馆应该具备:
专业缓冲地垫
足够高的天花板
通风系统良好
不是所有黑带都能教课!要确认:
真实情况是:三个月可能才学会前踢、横踢两个基本动作。文化宫那位金教练说得实在:"两个月能练成黑带,我这二十年的腰伤算什么?"## 三、新手第一课会经历什么?
以新城区的"馆",典型的入门课流程是这样的:
1.15分钟关节操:特别是脚腕转动,很多上班族第一次做这个动作会听见"咔咔"
2.30分钟基本站姿:马步站不稳?太正常了!教练会让你靠墙练习
3.20分钟前踢分解:先练抬腿高度,再练发力点
4.最后5分钟拉伸:这时候你才会发现大腿内侧有肌肉...
有意思的是,八成新人第二天都会扶着楼梯下楼——这种酸爽感恰恰说明练到位了。
很多家长特别关心"什么时候能考黄带"说实话这种心态要调整。县里资深裁判王老师说过:"现在有些孩子腰带颜色进步快,基本功却像方便面——一泡就软。"建议先把这些练扎实:
考级不是目的,重要的是每周都能发现自己进步一点点。比如原来踢不到腰高的,突然某天能过肩了,这种喜悦比换腰带实在多了。
说完全不受伤是骗人的,但做好这些能避免90%的意外:
1. 训练前1小时别吃饱
2. 指甲必须剪短
3. 近视的最好戴运动眼镜
4. 护具再丑也要戴
5. 觉得不对劲马上喊停
去年有个案例:某学员觉得脚踝轻微疼还硬撑,结果养了三个月。现在道馆都要求新学员签《身体状态告知书》,这不是形式主义,是真为你好。
在走访了县里7家道馆后,发现个有趣的情况:坚持三年的学员里,公务员和教师占比最高。和银行工作的李姐聊过,她说:"对着客户假笑完,来道馆吼两嗓子特别解压。"建议别买太贵的道服起步,因为: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跆拳道最珍贵的不是能踢多高,而是每次快放弃时又多坚持了五分钟。就像文化宫门口那棵歪脖子树,年年被台风刮,年年发新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