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学员们穿着雪白道服煞有介事的样子,这项运动本质上就是"会武功的广播体操"。通过前踢、横踢这些基础动作,孩子能获得:
有个特别实在的案例:去年绵阳三中的小李同学,原本跳绳都绊脚,练了半年居然能劈叉了——虽然他妈妈至今怀疑是道馆地垫特别软。
记住这个口诀:三看三不问。看教练资格证书编号是不是KTA开头,看垫子厚度有没有5厘米,看墙上挂没挂消防检查单;别问"能不能保送重点中学"问"多久能打赢流氓"别问"能不能用补课费抵扣"。
我们实地探访发现,正规道馆都有这些标配:
1. 韩国国技院认证的段位考核资质
2. 每季度更新的急救药箱
3. 至少两个安全出口指示灯
Q:会不会练成罗圈腿?
A:这么说吧,韩国总统文在寅年轻时也练过——您觉得他走路像唐老鸭吗?科学数据显示,每周≤5小时的训练强度反而能矫正X型腿。
Q:文化课成绩会下降吗?
绵阳南山中学的教练老金有组有趣数据:他的学员里,坚持训练1年以上的,数学平均分反而提高了11.2分。原理很简单,侧踢时需要计算角度,这不就是活体几何课?
(突然想到个事)去年有家长带着卷子来道馆,结果孩子把试卷当靶纸踢了个满分——这个真不提倡啊!
周二的初级班通常这样度过:
16:30 用"步冲拳"唤醒瞌睡虫
17:00 玩"穿越红外线"游戏练柔韧
18:15 分组实战时偷偷观察隔壁班小美
特别说明下,道带的颜色不是随便染的。白带学员要背熟《弟子规》才能考黄带,而绿带以上就得学韩语口令了。有个冷知识:跆拳道考级时的礼仪分,相当于文化课的卷面分。
除了能踹断木板这种炫酷技能,更多变化发生在看不见的地方。比如:
有个真实故事:绵阳实验小学的妞妞,以前见生人就往妈妈裙子后面钻,现在都能带队参加全省品势比赛了。她妈妈说最值回票价的,是孩子学会在跌倒时自己喊""
要说个人观点啊,在这个Pad当保姆的时代,让孩子在道馆里流汗,可能比在补习班流泪更划算。毕竟考试卷上不会考"踢"但人生处处需要"准备格斗"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