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9/19 14:19:56     共 2153 浏览

一、当跆拳道遇上艺术教育:这个办学理念有点"上头"跆拳道培训,很多人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哈"的喊声和木板碎裂的画面。但走进艺琳艺术跆拳道的玻璃教室,你会看到截然不同的场景:穿着道服的小学员们在《天鹅湖》音乐中练习品势动作,墙上的电子屏实时显示着动作力度曲线——这所创立于2010年的机构,硬是把传统武道玩出了新花样。

创始人李教练(我们都习惯叫他"老李"有句话特别耐人寻味:"跆拳道不该只是踢腿打拳,它是藏在筋骨里的节奏感,是刻在DNA里的身体美学。"这种理念下,他们自主研发的"成长体系"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传统道馆艺琳特色课程
单一技术动作训练融合芭蕾基训的品势教学
阶段性考级动态体态评估系统
竞技比赛导向年度艺术汇演+段位认证

重点来了!他们的"跆拳道"专利课程,居然真的拿到了教育局颁发的"特色素质教育示范基地"——这在行业里可是独一份。

二、藏在课程表里的"机":为什么家长都愿意续费?

说到续费率,老李掏出个让我震惊的数字:87%的年续费率。仔细研究他们的课程设置,发现至少有3个"杀手锏":

1."结合"的课时设计

每节课前20分钟是趣味体适能游戏(比如用跆拳道步伐玩真人版"水果忍者"中间30分钟技术训练,最后10分钟居然是...即兴戏剧表演?"让孩子用身体讲故事"这个点子,据说是从儿童心理学论文里找到的灵感。

2.看得见的成长档案

每个学员都有本神奇的"手账"里面不仅有常规的考级记录,还有"今天踢腿像骄傲的丹顶鹤"充满童趣的教练评语。家长王女士告诉我:"翻这本子比看成绩单有意思多了"。

3.意外险+运动损伤险双保障

他们和保险公司定制的"萌娃守护计划"了从场馆到赛事的全场景——这点对于80后家长群体简直是精准狙击。

(思考片刻)其实最让我触动的是教室后墙那句标语:"这里不培养冠军,我们培养驾驭身体的主人"在全民焦虑的育儿赛道上,这种清醒着实难得。

三、从道场到舞台:那些让人"哇塞"的原创IP

去年暑假的《功夫童话》公演,让艺琳彻底出圈。这场融合跆拳道、现代舞和全息投影的儿童剧,有几个数据值得说道:

  • 87名学员参与创排
  • 22套智能感应道服
  • 5场剧院级演出
  • 抖音自然流量突破300万

(喝口水)更绝的是他们的"移动道馆"——把课程装进房车开进社区。我亲眼见过在小区空地上,教练用AR技术教孩子们"隔空劈西瓜"们围观拍照的场面堪称大型"真香"现场。

四、行业寒冬中的逆增长密码

对比近三年同行经营数据,艺琳的运营策略确实值得深挖:

指标行业均值艺琳数据差异点
坪效1.2万/㎡3.8万/㎡早晚时段错峰运营
师资留存率46%81%股权激励+海外进修机会
转介绍率23%68%老学员推荐返课程基金

特别要提他们的"双师直播课"通过智能手环采集数据,异地教练能实时纠正动作——这种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在疫情期间反而实现了37%的业绩增长。

五、未来值得期待的"招式"到发展规划时,教务主任神秘兮兮地透露正在测试"虚拟陪练系统"一下:孩子对着镜子练习时,镜子里会跳出个根据他体型定制的虚拟对手,这科技感...(突然明白为什么他们能拿到那么多教育创新奖了)

临走前注意到前台放着本《庄子》,翻开发现扉页上写着:"教拳如治水,疏胜于堵,导胜于禁"或许,这就是艺琳给素质教育行业最好的启示。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