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9/19 14:20:05     共 2165 浏览

一、汗水浇灌的成长故事

"记得第一次考黄带时,我紧张得把品势动作全忘了..."学员张晓蕾在分享会上腼腆地回忆。像这样的成长故事,在道馆的荣誉墙照片里随处可见。数据显示,87%的学员在坚持训练满一年后,不仅技术等级提升,心理测评的抗压能力指标平均提升42%

特别打动人的是特殊儿童训练班。患有轻度自闭症的浩浩经过两年训练,不仅获得绿带资格,更在去年校园运动会上主动保护被推搡的同学。"跆拳道教会他表达勇气的方式"母亲含泪的感言被刻在道馆的"成长墙"上。

二、硬核与温度并存的课程体系

这里的课程表藏着严谨的进阶逻辑:

阶段训练重点周期能力培养目标
萌芽班(白-黄带)基础腿法/礼仪规范3-6个月肢体协调/规则意识
成长班(黄-绿带)组合技术/实战基础6-12个月反应速度/抗挫能力
精进班(蓝带以上)战术应用/竞技特训定制化战略思维/领导力

独创的"三师制"让人眼前一亮:技术教练负责动作精度,体能师定制训练方案,心理辅导员则通过沙盘游戏等方式疏导情绪。这种立体化培养模式,让学员在去年华东区青少年赛中包揽3金5银。

三、超越格斗的文化基因

"我们卖的不仅是踢腿技术,更是解决问题的勇气"馆长李俊哲的这句话道出核心理念。道馆定期举办:

  • 每月"父子对抗赛"(增进家庭默契)
  • 季度"生存挑战"应用防身技巧)
  • 年度"演武会"培养社会责任感)

最新启动的"黑带导师计划"更让高段位学员参与助教工作。15岁的王嘉怡作为首批学员助教,在日志里写道:"教小朋友摆正腰带时,突然懂了教练常说的'传承比技术更重要'"。

四、数字背后的温度

截至2025年8月,道馆累计:

  • 培养段位学员2178名
  • 获得区级以上奖项146项
  • 特殊教育转化案例29例
  • 家庭续费率连续5年超75%

这些冰冷数字背后,是道馆坚持的"拒绝":拒绝速成班、拒绝过度商业化、拒绝歧视性选拔。正如那块高悬于训练场上的木制牌匾所书——"在这里,每个脚印都被尊重"。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