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能在同城平台刷到"铺转让"跆拳道广告对吧?先别急着划走,这里头真有黄金屋。去年体育局数据显示,西安跆拳道馆数量增长23%,但学员增速只有11%,典型的"多僧少"不过话说回来,现成的场地+设备+生源,可比从零开始省心多了。
举个真实案例:电子城有家道馆转让,前任老板因为要移民,30万投资的设备+剩余两年房租,12万就急出。接手的老王保留了原有教练团队,在家长群里发了封《致学员书》,三个月后学员数量反涨20%。你看,关键得会算账。
1.查清债务:别光看转让费便宜,水电费、物业费有没有欠缴?教练工资结清没?
2.摸透生源:要对方提供最近半年考勤表,周末满员周中空置的得慎重
3.设备清单:脚靶、护具的损耗程度直接影响后续投入
4.合同陷阱:特别注意房东是否同意转租,很多纠纷就出在这儿
5.竞争对手:半径三公里内有几家同行?美团上的团购价是多少?
记得上个月有朋友踩坑,接了个看似便宜的转让,结果发现隔壁新开了家带泳池的综合健身馆,现在天天发愁招不到生。所以说啊,便宜未必是捡漏,可能是个连环套。
谈判桌上记住这个口诀:"、比、查"是别急着交定金,比是多看几家对比,查是工商系统查企业异常。具体操作可以:
我在曲江见过最精彩的谈判,买家硬是把8万转让费谈到5万+免费带教半个月。秘诀就是抓住了对方着急回老家的心理,这招你也可以试试。
别以为接了店就能躺赚,你得搞点新意思。比如:
长安区有家道馆更绝,每周搞"木板赢汉堡",现在周末场次得提前两周预约。你看,行业不景气时,会玩的照样赚得盆满钵满。
干了十年体育培训,见过太多人头脑发热接盘,又灰头土脸离场。真要给建议的话:先花两百块买张次卡,假装学员去目标道馆蹲点一周。看看卫生间干不干净,听听家长抱怨什么,数数下午四点后有多少人来训练。这些细节比转让合同更能说明问题。
要是发现教练总玩手机、垫子有霉味、宣传单还是三年前的,再便宜也得三思。毕竟咱接的是生意,不是慈善项目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