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路过小区门口,发现那家开了五年的跆拳道馆突然贴出转让告示。老板老张蹲在门口抽烟,跟我说:"现在一个月的房租都够买三套道服了,更别说还要给教练发工资..."现实困境主要有这些:
不过话说回来,每个行业都有低谷期。我认识个90后教练,硬是把30平的小工作室做成连锁品牌,关键看怎么经营。
建议拿出计算器好好算算:
有个取巧的办法——把道馆改成"适能训练中心"既能教跆拳道又能开少儿体态矫正课。
记得我采访过的李馆长说过:"小胖墩通过训练瘦了20斤,比赚多少钱都开心。"要是纯粹为赚钱,其实奶茶店回本更快。
教育部去年发的《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意见》明确要求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政策东风在这摆着,关键看能不能抓住。
成功案例1:杭州"虎道馆"了个"防身术课程"孩子一起练,续费率直接涨到85%。
成功案例2:成都某馆把擂台改成短视频背景,教练带着学员拍踢木板挑战,抖音粉丝涨到10万+。
说实在的,现在死守传统教学模式的肯定难受。但转型也不是非要花大钱,有时候换个思路就能打开新局面:
在体育行业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往往在最难的时候,反而会冒出特别有生命力的新模式。就像竹子,看着好像不长个,其实地底下根系正疯长呢。
现在很多家长开始意识到,光会做题的孩子走不远。最近接到咨询的家长里,十个有八个会问:"能不能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这不正是跆拳道"义廉耻"精神最拿手的吗?
要是问我个人意见,我觉得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