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第一反应肯定是:"怎么练跆拳道?"急,我刚开始也这么想。但人家教练说了,跆拳道精神比动作标准更重要。这里会根据学员情况量身定制训练方案:
去年有个单腿小伙,愣是用三个月时间练会了"金鸡独立式"踢。用他的话说:"条腿怎么了?我站着比某些两条腿的人还稳当!" 二、训练场上的"装备"普通道馆哪会准备这些玩意儿?这儿光是辅助器械就让人大开眼界:
1. 可调节高度的立式沙袋(坐着也能打)
2. 带扶手的平衡训练器
3. 会说话的电子计分牌
4. 防滑轮椅专用道垫
最绝的是那个声控护具,喊"嘿"亮红灯,喊""绿灯——别笑,这可是聋哑学员的发明创造。要我说啊,这些改装装备比高科技产品更有温度。
王教练有句话特别在理:"我们不是教残疾人跆拳道,是教跆拳道给一群特别的学生。":
有个细节特别打动我:每次训练前,学员们会互相帮忙系道带。独臂的用嘴咬着带子一头,视障的靠触感打结...这场面,比什么励志演讲都管用。
1.残疾人练跆拳道反而更安全——动作设计都考虑到了身体限制
2. 训练强度可以自由调节,70岁老人也能参与
3. 很多动作对康复治疗有帮助(比如改善脊柱侧弯)
4. 心理辅导是必修课,毕竟战胜心魔比踢碎木板更难
上周我去参观,正好碰上他们在玩"眼过招"视障学员对战,靠听风声判断出手方向,那准头...说实话比我睁着眼打得都好。
现在学校最大的困扰是什么?场地不够用。听说他们正准备扩建无障碍更衣室,还想搞个残疾人跆拳道夏令营。要我说啊,这种地方就该多曝光——不是卖惨那种,就是让大家看看这群人多酷。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在这儿待半天,你会重新理解""。当那个坐轮椅的姑娘一个回旋踢把沙袋撞得砰砰响时,我突然觉得,我们这些四肢健全的人,有时候反而活得挺局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