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为了减肥,有人说想防身,还有人纯粹是圆小时候的武侠梦。要我说啊,这些理由都对,但都不全面。在龙江县练了三年跆拳道的银行职员王姐就跟我说:"每周三晚上踢沙袋的那一小时,是我唯一不用想房贷、孩子作业的时刻。",这运动给的不仅是汗流浃背,更是个情绪出口。
常见误区先拎出来说说:
去年县里新增了6家道馆,但质量嘛...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建议你们重点看这三个硬指标:
1. 看教练资质
2. 看课程设置
好的成人班应该像咱们县体育馆那家似的:
3. 看学员构成
要是馆里全是十几岁小孩,劝你扭头就走。正经做成人培训的,应该像西大街那家"馆"从25岁到50岁都有,上周还组了个妈妈团去省里比赛。
第一次进道馆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记住这几个要点:
装备选择
训练准备
1. 提前半小时到馆,熟悉环境
2. 准备点巧克力(低血糖时能救命)
3. 手机调静音(被教练盯上的滋味可不好受)
我们馆老张就闹过笑话,第一次来穿着皮鞋就要上垫子,结果滑得跟溜冰似的。现在人家可是绿带了,所以说啊,谁还没个菜鸟时期呢?
说实话,能熬过头三个月的不到一半人。根据咱们馆的统计,坚持下来的都有这些共同点:
有个特别逗的例子:餐饮店李老板为了督促自己,在朋友圈立flag"缺课一次请所有人吃小龙虾"结果现在成了我们馆出勤率最高的学员。
除了能踢木板这种酷炫技能,这些隐藏福利才真香:
我们这有个程序员学员,说练了半年后 debug 都比以前快了,你说神不神?
要说个人观点啊,我觉得成年人学跆拳道最赚的不是练出多厉害的身手,而是找回那种"我能行"的自信感。每次系紧腰带站在垫子上,就像跟平淡生活宣战:瞧好了,今天我又要比昨天强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