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9/19 22:14:19     共 2153 浏览

一、推开道馆木门的那一刻

还记得2018年暑假,金果坪第一家专业跆拳道馆开张时,街坊们都在嘀咕:"娃娃学这花架子有啥用?"可当第一批学员三个月后在校运会上表演540度旋风踢,全场炸锅的掌声给出了答案。现在每周六早晨七点,道馆门口准能看见这样的场景:

时间段训练内容典型场景
7:00-7:30晨间拉练孩子们沿清江栈道跑步,呼吸带着露水味的山风
7:30-8:15基础动作六十双运动鞋在木地板上摩擦出"吱呀"的节奏
8:30-9:30实战训练护具碰撞的"砰砰"声混着教练的方言口令:"胯子莫抖!"

特别要提的是我们的"土味训练法"——把后山采的毛竹片当击破板,用装满沙子的矿泉水瓶练腕力。去年省青少年赛上,有个裁判盯着学员小腿上的旧伤疤问:"你们是不是天天在水泥地上练?"孩子咧嘴一笑:"俺们在茶园里跳田埂练平衡哩!"###二、腰带颜色背后的成长方程式

考级日前夜绝对是道馆最热闹的时候。去年冬天黄带考级,12岁的谭小雨在踢木板前抖得像筛糠,教练突然用方言吼了句:"么子!当它是你上周没及格的数学卷子!"全场哄笑中,"咔嚓"一声——木板应声而断。来看看我们的晋级数据:

```text

2022-2024年考级通过率对比

| 段位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

| 白带 | 89% | 92% | 95% |

| 黄带 | 76% | 83% | 88% |

| 绿带 | 65% | 71% | 79% |

```

但数字说不清的是那些藏在腰带褶皱里的故事。记得有个总考不过绿带的男孩,每次失败就跑去后山哭。直到有天教练塞给他一包种子:"你把它们种活,我就给你补考机会。"后,当他把开花的盆栽和完美的品势动作一起摆在考级官面前时,全场都懂了什么叫"克己"。

三、当跆拳道遇上土家摔跤

你肯定没见过这样的训练场景:孩子们上午练完标准的横踢动作,下午就跟寨子里的老人学传统摔跤的借力技巧。这种"土洋结合"子,居然捣鼓出独特的"金果坪式"反击。去年市运会决赛,我们的学员用改良的过肩摔接腾空后踢,把专业体校的对手都看懵了。

最让人暖心的还是那些"不务正业"的课。每月第三个周日,教练会带着学员去敬老院表演,八十岁的田婆婆现在都能比划"太极一章"起手式。有次表演完下暴雨,二十多个孩子自发组成"肉伞阵"老人回屋,雨水顺着道服滴成线,那场景比任何奖杯都闪亮。

四、藏在山雾里的未来

现在道馆墙上的照片越来越挤——有第一次劈叉哭花脸的囧照,有省赛领奖时的傲娇表情,更多是日常训练时抓拍的鬼脸。教练老陈常摸着这些相框说:"练武不是要打趴多少人,是要教会他们永远自己站起来。"这话听着土,可当看到曾经被校园霸凌的瘦弱女孩,现在带着师弟师妹晨跑的背影,你就明白那股劲儿有多足。

最近道馆新开了成人班,第一天就来了六个送孩子上课的家长。他们压腿时龇牙咧嘴的模样,惹得玻璃窗外的小家伙们笑作一团。这场景让我想起三年前老陈说的:"总有一天,咱们这山旮旯里会走出个全国冠军。"现在看来,是不是冠军已经不重要了。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