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跆拳道其实是"戈为武"的运动。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学完会变得暴力,其实完全反了——正规培训机构第一课就教"礼义廉耻"我们普安县的教练,每次上课前都要带着孩子向国旗行礼,这个细节很多人没注意到吧?
第二,别看动作帅,基本功特别重要。就像盖房子得打地基,跆拳道要从"马步"开始练。有个6岁的小学员,前三个月光练马步就哭了好几次,现在呢?去年全省少儿组比赛拿了铜牌。
第三,考级制度藏着大智慧。白带、黄带、绿带...这个彩色腰带系统可不是随便定的。每升一级要同时考核技术、体能和理论,这就跟打游戏通关似的,孩子们特别吃这套。
说到报名选机构,这里头的讲究可多了。根据我这几年观察,给大家划几个重点:
1.看教练资质:别光听宣传,直接问教练有没有国职证书。去年就有人花冤枉钱报了"成班"发现教练是健身房转行的...
2.看训练场地:垫子厚度够不够?有没有防护装备?这些细节关系到安全。咱们县东区那家新开的道馆,光一套进口护具就投入了8万多。
3.看课程体系:有些机构把成年人和小孩混着教,这绝对不行!7-12岁孩子的训练方案和青少年完全不同。
4.看学员成果:不是说非要看拿了多少奖,重点是观察老学员的精神面貌。城西那家开了5年的道馆,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们自闭症学员的变化。
5.试课很重要:别急着交钱,先带孩子体验。建议试3家以上,对比之后再做决定。
先说柔韧性,这个真不用愁。咱们道馆有个胖乎乎的小男孩,刚开始前踢都够不着腰带高度,经过半年系统训练,现在能轻松踢到肩膀位置。关键是要掌握正确的拉伸方法,这个教练都会循序渐进地教。
关于长个子的问题,倒是有个有趣的现象:长期练习跆拳道的孩子,普遍比同龄人高2-3厘米。可能是因为大量跳跃动作刺激了生长板?这个没有确切科学依据,但确实是个普遍现象。
说实在的,技术动作反而是最不重要的收获。最重要的是培养"三感"-规则感:训练中必须遵守道场纪律,这对熊孩子特别管用
有个真实案例想分享:去年毕业的小王同学,当初来的时候是出了名的"心"现在已经是重点中学的班长。他妈妈说变化就是从学跆拳道开始的,具体怎么变的?就是孩子慢慢学会了"了自己爬起来"。
最后给准备报名的家长几个实用建议:
1. 别急着买装备,先确定孩子是否感兴趣
2. 训练后要及时补充电解质,普通矿泉水不够
3. 考级不用赶进度,基础打牢最重要
4. 平时在家可以练练跳绳,对提升腿法有帮助
5. 遇到瓶颈期很正常,这时候更需要坚持
说到坚持,想起个事。有个小学员连续三次考绿带没通过,家长都想放弃了,结果第四次不仅通过,还被考官点名表扬动作标准。现在这孩子已经当上了助教,经常用自己的经历鼓励新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