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4:30的闹铃刚响,李斯就利索地关掉手机。书包里装着道服和水壶,这个初三男生习惯性地摸了摸左肩——上周训练留下的淤青还在隐隐作痛。从家到道馆的2.3公里路程,他坚持步行了整整两年,连暴雨天都只多带把伞。
"咚"降到一楼。小区门口卖煎饼的大叔抬头招呼:"今天又提前走啊?"斯笑着点头,脚步却没停。他知道要想赶上5点的初级班训练,必须在32分钟内完成这段包含7个红绿灯的行程。
步行路段 | 耗时(分钟) | 关键地标 |
---|---|---|
紫荆花园-天桥 | 8 | 便利店、公交站 |
天桥-中央公园 | 12 | 喷泉、流浪猫聚集点 |
公园北门-道馆 | 12 | 武术用品店、红绿灯 |
穿过第二个路口时,李斯突然蹲下来系鞋带。这个动作让他想起上周教练的训话:"跆拳道的基础不是踢腿,而是随时保持平衡的觉悟"他因为没系紧鞋带,在侧踢时差点摔倒。
公园长椅上有几个抽烟的社会青年,李斯下意识加快脚步。去年冬天他在这里被抢过交通卡,现在书包暗格里却装着防狼警报器——不是胆小,而是明白"武道首先要避免无谓冲突"。这种认知的变化,连他自己都觉得惊讶。
推开印着跆拳道段位表的玻璃门时,李斯总会先对着墙镜检查仪态。两年前那个含胸驼背的胖小子,如今已有明显的肌肉线条。最让父母欣慰的不是他考到绿带,而是体检报告上消失的脂肪肝。
"准备活动!"教练的哨声响起。李斯在垫子上做着拉伸,目光扫过墙上新贴的《训练进度对照表》:
训练阶段 | 核心指标 | 李斯当前水平 |
---|---|---|
入门期(白带) | 柔韧度 | 坐位体前屈+15cm |
进阶期(黄带) | 爆发力 | 立定跳远2.1米 |
强化期(绿带) | 耐力 | 连续踢靶200次 |
晚上7:20的训练结束铃响起时,李斯总要多留十分钟。有时是帮教练收护具,有时是对着沙袋加练前踢。路灯下他的影子被拉得很长,背包里装着明天要交的数学试卷——这个曾经不及格的学困生,如今能边走路边心算训练时长与卡路里消耗的换算。
转过最后一个弯,他掏出钥匙的瞬间听见厨房传来炒菜声。母亲不知道的是,那个总说"能看风景"的儿子,其实每天都在用脚步丈量着自己与梦想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