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9/19 22:17:03     共 2154 浏览

---

一、缘起:当高原遇上跆拳道

"谁能想到,这个藏在楚雄州北部的小县城,会成为跆拳道爱好者的朝圣地?"2015年成立的跃龙跆拳道,最初只是县城体育馆角落里的两块训练垫。创始人李明哲(黑带四段)回忆道:"当时整个武定县连标准道馆都没有,家长更关心孩子能不能考高分..."

转折发生在2018年县青少年运动会,跃龙学员包揽了搏击类项目70%奖项。这个数据像块石头砸进平静的湖面,随后三年间,学员人数以每年200%的速度增长。如今走进他们位于武定县中心的三层独栋道馆,会看到这样的训练场景:

时间段学员构成特色课程
16:00-17:30小学员(5-12岁)礼仪训练+基础腿法
18:00-19:30青少年(13-18岁)竞技特训+防身术
20:00-21:30成人班体能强化+品势精修

---

二、教学密码:不止于踢腿挥拳

"卖的从来不是课时包,而是成长解决方案"——教学总监张雯(前省队队员)的这句话,揭示了跃龙的核心竞争力。与其他机构不同,他们的课程体系像棵大树:

1.根系:礼仪教育

每节课前15分钟固定进行"-问好-整理道服"仪式,学员违纪会被要求背诵《跆拳道精神十二则》。有家长反馈:"现在进家门会主动鞠躬,书包再也没乱扔过..."2.树干:分级培养

独创"三阶九段"晋升体系(见下表),每个阶段设置文化课积分要求:

阶段目标文化课要求
筑基期白带-黄绿带主科平均分≥75
精进期绿带-红带无严重违纪记录
突破期红黑带-黑带参与社区服务≥20h

3.果实:赛事出口

2024年输送6名学员入选省青训队,更让人意外的是——近三年学员中考体育满分率达92%,这个数字让不少文化课培训机构直呼"不讲武德

三、在地化生存智慧

如何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推广韩国武道?跃龙给出了惊艳答案:

-双语教学彩蛋

教练们自学彝语口令,"起势""??"zyp mop)、"势""??"shax mop),这些小细节让彝族学员倍感亲切。

-非遗融合课

每月末的"跆舞日"编排融合彝族左脚舞的品势套路,去年创作的《阿老表踢木板》短视频甚至火到了海外社交平台。

-扶贫助学计划

对山区儿童实行"1+1"帮扶(每报名1名城区学员资助1名乡村学员),目前已在发窝乡建立首个村级训练点。

---

四、未来:从武定走向世界

站在2025年这个节点,跃龙正面临甜蜜的烦恼:慕名而来的学员让300平的道馆显得捉襟见肘。不过李明哲透露,他们已在昆明设立教研中心,"我们要证明,县域培训机构也能制定行业标准"。

可能正是这种"又野又专业",让跃龙先后获得"云南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023)和"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2024)称号。就像学员杨晓婷在日记里写的:",踢出去的每一腿都像在给未来开路..."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