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礼仪教化:比腿法更重要的课程
训练馆墙上"以礼始,以礼终"的标语可不是摆设。学员们每节课要完成7个标准鞠躬礼:进馆向国旗行礼、训练前向教练行礼、队友互礼、器械交接礼等等。 这种刻进DNA的礼仪教育,让不少家长惊喜地发现孩子开始主动说"教练"。
2. 体适能提升的量化效果
我们跟踪了可塘鸿志幼儿园跆拳道班30名学员的体质变化:
训练周期 | 柔韧性提升 | 爆发力增长 | BMI达标率 |
---|---|---|---|
3个月 | 62% | 28% | 91% |
6个月 | 89% | 53% | 97% |
3. 抗挫力培养的隐藏课程
"腰带晋级体系"打怪升级:从白带到黑带要经历12次考核。去年有位学员考黄绿带失败了3次,第四次成功时哭得比前三次都厉害——这种"输得起"勇气,可比奖牌珍贵多了。
? 幼儿段(4-6岁)
采用"化教学"把前踢动作设计成"踢气球",横踢变成"大树"。每节课最后15分钟必定是团队协作游戏,比如"旗大作战"。
? 青少段(7-15岁)
引入"式训练法":
1. 文化课(10分钟):讲解跆拳道历史或奥运故事
2. 技术课(40分钟):分解动作训练
3. 实战课(25分钟):佩戴全套护具的模拟对抗
1.安全问题:所有实战训练必须佩戴厚度≥2cm的护具
2.师资认证:教练员必须持有国职资格证+世界跆拳道联盟段位认证
3.效果周期:通常3个月可见基础体能改善,1年完成性格塑造
4.费用明细:包含在幼儿园艺术班套餐内(详见招生简章附件B)
5.伤病处理:场馆配备冰敷设备和急救药箱
6.考级通道:每年3月/9月组织中国跆协认证考试
特别提醒:可塘镇这两家幼儿园的跆拳道班,最大的特色是把韩国国技馆的"十级九段"本土化,加入了客家武术的步法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