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在新疆焉耆这个被天山环抱的小县城,每周六早上八点,艺搏跆拳道馆的玻璃门会被孩子们的脚步声震得嗡嗡响?"马成虎搓着布满老茧的手掌说。这座2018年创立的道馆,如今已成为当地青少年课外教育的标杆——注册学员从最初的7人增至283人,其中少数民族学员占比达42%。
年度 | 学员人数 | 考级通过率 | 赛事获奖数 |
---|---|---|---|
2018 | 7 | 68% | 0 |
2020 | 89 | 82% | 3 |
2025 | 283 | 91% | 17 |
"练横叉,12岁的阿依古丽哭湿了三张垫子。"马教练回忆道。这里的训练手册扉页印着十二字箴言:"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但孩子们更熟悉的版本是教练的口头禅——"腿抬不高?明天就能踢碎你的畏难情绪!"学员们用身体记忆着成长:
道馆的沙袋区贴着维汉双语《训练守则》,休息室里馕饼与蛋白粉共享餐桌。哈萨克族学员叶尔江的案例尤为典型:这个曾经因普通话不流利而自卑的男孩,通过品势比赛获得全县双语演讲冠军。"他打太极三章时的眼神,比他在课堂上举手时坚定十倍。"老师热娜古丽评价道。
特色融合课程表:
1. 周一/三:传统跆拳道技术课(含朝鲜语口令教学)
2. 周五:民族舞蹈体能课(麦西来甫动作融入热身)
3. 周日:双语礼仪课(用"鞠躬"替代"面礼")
2024年全疆青少年赛中,艺搏学员包揽了品势组前三名。但更让家长触动的是那些"看不见的奖牌"15名ADHD儿童通过训练显著改善专注力,23名留守儿童的体测成绩从不及格跃升至良好。副校长李霞翻开一本泛黄的训练日志:"7月16日,艾力终于能完整打完太极一章,虽然他的假肢接口处磨出了血。"道馆的玻璃陈列柜里,黑带学员巴图的训练装备静静陈列:磨破的护具、写满批注的《跆拳道术语手册》、还有半块带着脚印的木板——背面用歪斜的字写着:"第三次尝试,成功踢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