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季开学季,西安市教育局联合体育局启动"源行动",重点打击校外跆拳道培训的违规行为。核心整治对象包括:
为何选择跆拳道项目重点监管?调查发现,该品类存在"三高特征"家长报名率高(中小学渗透率达42%)、场地转换率高(61%机构租用非专业场地)、投诉增长率高(2025年同比上升208%)。市场监管部门特别提醒:"收费超过3个月课时费的机构,均属违规"。
| 对比维度 | 合规机构特征 | 违规机构常见手法 |
|----------------|---------------------------|--------------------------|
| 资质证明 | 悬挂《办学许可证》+《体育经营备案》 | 伪造"国际认证"铜牌 |
| 教练资质 | 持中国跆拳道协会段位证书 | 短期培训即上岗的"成教练"| 课程体系 | 明确区分竞技/兴趣课程 | 用"技表演"报名 |
| 安全防护 | 采用KFPA认证护具 | 重复使用老化护具 |
| 收费模式 | 支持资金监管账户 | 要求"五年学费一次性付清"典型案例:碑林区某机构以"奥运冠军指导"噱头收费,实际教学由在校大学生代课,现已被列入失信名单。
1.查双证:扫描机构公示的二维码验证《办学许可证》真伪
2.看三区:正规场地应明确划分训练区、更衣区、家长等候区
3.问两事:教练员段位证书编号+最近年检时间
4.试一课:观察热身时长(应≥15分钟)和护具穿戴规范
值得注意的是,过度强调"速成考级"机构往往存在问题。正规考级每年仅安排2次,且必须通过中国跆拳道协会官网报名。
部分家长质疑:"严格监管是否会扼杀跆拳道教育活力?",整治行动清除的是行业蛀虫。新城区某老牌道馆在规范整改后,学员留存率反而提升28%,证明市场需要的是"真功夫"而非"假把式"。
未央区体育局负责人透露:"2026年起将建立星级评定制度,通过‘阳光价格’公示平台杜绝乱收费。"这种透明化举措,或许能为行业健康发展找到新出路。
整治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当监管部门、培训机构和家长形成三方合力,跆拳道教育才能真正实现"身健体"的初衷。那些靠忽悠家长掏钱的机构,注定在这轮洗牌中倒下,而坚守教育本质的道场,必将赢得更大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