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越秀区瑶台村颇具年代感的骑楼建筑群,四楼传来整齐的"哈!"声会率先指明方向。这家创办于2005年的跆拳道馆,累计培养学员超4800人,其特色青少年竞技班近年更是包揽了广州市跆拳道协会举办的各级别赛事奖项。
"觉得我们场地小"总教练林志雄指着200平米的训练区说,"小场地更能培养专注度"确实,在这个层高不足3米的空间里,墙上的荣誉证书从地面一直贴到天花板,其中2024年亚洲青少年锦标赛的铜牌证书被特意装裱在入口处——这是12岁学员李梓萱带着韧带撕裂伤拼回来的。
道馆采用独特的"阶九段"培养体系(见表1),将传统考级制度细化为可量化的训练模块:
阶段 | 训练重点 | 周期 | 成果输出 |
---|---|---|---|
基础阶(白-黄绿) | 体能筑基/基础腿法 | 3-6个月 | 通过中国跆拳道协会十级认证 |
进阶阶(绿-蓝红) | 战术意识/品势精修 | 6-12个月 | 获得市级赛事参赛资格 |
竞技阶(红-黑带) | 实战对抗/心理训练 | 1-2年 | 冲击省级以上赛事奖项 |
"现在孩子不缺训练量,缺的是针对性突破"教学主任王教练展示着学员张昊然的训练日志。这个曾经因肥胖被嘲笑的小男孩,经过18个月的个性化训练,不仅减重28斤,还在去年广州市青少年赛中获得品势项目亚军。
下午4点的初级班里,8岁的陈乐乐正在反复练习横踢动作。"疼..."小姑娘瘪着嘴揉膝盖,却坚持完成了整套动作。这种场景每天上演,但教练组有套独特的激励方法——"痛苦银行":学员可以把每次训练的痛苦"储存",积累到特定额度就能兑换心愿礼物。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能坚持。2023年暑期班的36名学员中,有7人在三个月内退出,主要原因是"腿太痛"占57%)和"跟不上"29%)。对此林教练很坦然:"跆拳道本来就是筛选人的运动,但我们会给每个孩子三次尝试机会。"##四、社区道馆的社会价值
每周六上午,道馆会为外来务工子女开设公益课。来自湖南的周女士说:"在这学会的不只是踢腿,更重要的是懂得了克制",参与训练的青少年中,78%的家长反馈孩子专注力提升,63%表示校园冲突行为减少。
傍晚时分,夕阳透过西侧的玻璃窗,把正在练习品势的学员身影拉得很长。那些干净利落的动作轨迹,仿佛在诉说这个老牌道馆最朴素的坚持——用武道精神滋养社区,让每个普通孩子都有机会触碰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