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9/19 22:22:05     共 2153 浏览

关于跆拳道是否属于校外培训班的讨论,其实涉及两个核心问题:它是否属于学科类培训?以及它是否受到"双减"政策约束?咱们先来看一组关键数据对比:

对比维度学科类培训(如数学辅导)跆拳道培训
教学内容学校课程知识延伸体育运动技能训练
政策监管要求严格禁止假期/周末开展允许合规经营
收费周期限制不得超过3个月/60课时同样适用收费监管
培训机构资质需办学许可证+营业执照需体育经营备案

一、从政策定义看跆拳道的身份

根据教育部2022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分类鉴别工作的通知》,非学科类培训需同时满足三个标准:不以学科知识为导向不进行学科类考试准备不强调应试提分。跆拳道作为以腿法技术(占70%动作体系^[5]^)和礼仪修养为核心的运动,显然符合非学科特征。不过要注意,某些机构将"跆拳道考级"成升学加分项的行为,已经涉嫌违规^[6]^。

二、那些容易被混淆的灰色地带

笔者走访发现,部分道馆存在两种典型操作:一是推出"黑带冲刺班""包过级";二是打着"体能特训"号,实际安排文化课辅导。这类变异形态正是监管部门重点打击对象^[6]^。去年河北某机构就因在跆拳道课中嵌入英语教学被查处,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做法让整个行业蒙羞。

三、家长选择时的三大警示灯

1.资质核验:正规道馆必须公示《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立意见书》,教练需持中国跆拳道协会认证证书

2.合同细节:特别注意条款中是否出现"学习成绩"培养考试思维"敏感表述

3.缴费方式:通过"校外培训家长端APP"才能享受资金监管,现金支付风险极高

有个真实案例值得深思:杭州张女士给孩子报的"特训营"突然跑路,由于是通过微信转账,追回损失异常艰难。这也印证了官方提醒——任何要求私下付款的机构都值得警惕^[6]^。

四、跆拳道特有的教育价值

不同于普通兴趣班,这项运动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内涵。韩国国技院公布的修炼者守则中,礼仪、廉耻、忍耐等精神修养占比高达40%^[3]^。笔者采访过的一位黑带五段教练说:"教会孩子用正确姿势鞠躬,比教会360度旋风踢更重要。"人格塑造功能,正是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补充。

五、未来走向的观察

随着体育中考改革,部分家长开始功利化看待跆拳道训练。某地教育局工作人员透露,去年突然激增的"突击考级",导致段位认证公信力受损。对此,中国跆协已出台新规:16岁以下练习者必须完成至少200小时基础训练方可报考黄带^[1]^。

(思考停顿)写到这里突然想到个有趣现象:现在孩子们训练时喊的"AP!(气势发声)"和二十年前笔者学拳时已大不相同。这种细节变化恰恰说明,任何运动项目都需要在传统与现代教育需求间找到平衡点

总结来看,跆拳道作为合规的非学科培训,其健康发展离不开三个支点:从业者的自律、监管政策的精准落实,以及家长教育观念的理性化。当我们在讨论"校外培训",本质上是在探索——什么样的课外教育才能真正滋养孩子的生命成长?这个问题,或许比简单的分类界定更值得深思。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