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9/20 11:17:13     共 2153 浏览

你知道吗?为什么同样一场跆拳道比赛,有人看得热血沸腾,有人却云里雾里?关键就在裁判那双"眼金睛"里。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讲讲,怎么从零开始炼成合格的跆拳道二级裁判。

一、裁判证到底有啥用?

先解决个最实在的问题——花时间培训图啥?这么说吧,有了二级裁判证:

  • 合法执裁区县级比赛,出场费500-1500元/场
  • 深度理解比赛规则,自己训练都能少走弯路
  • 职业跳板往一级裁判晋升的必经之路

    去年浙江省跆拳道协会数据显示,持证裁判比赛执裁机会比无证人员高出73%,这数字够实在吧?

二、培训要啃哪些硬骨头?

1. 规则手册不是天书

最新版《世界跆拳道竞赛规则》足有200多页,但重点就这几块:

  • 得分判定:旋转踢比普通踢多1分,踢中护具停留0.3秒才算有效
  • 犯规清单:抓扯对手道服扣0.5分,消极比赛两次警告直接扣1分
  • 胜负机制:3回合累计分先到20分直接胜,平局时体重轻者胜

记住个诀窍:把规则想象成手机说明书,先掌握开机(基础得分)、通话(常见判罚)这些核心功能,其他设置慢慢摸索。

2. 手势语言得比划利索

裁判手势可不是随便挥挥,每个动作都是标准化"肢体密码"```

[得分手势]

1. 直拳得分——屈肘90度向前推掌

2. 中段踢击——手臂侧平举掌心向下

3. 高位踢头——手臂上举45度并停顿2秒

```

培训时最逗的就是分组练习,经常有人把犯规手势比划得像跳街舞,教练脸都能绿了。

3. 临场判罚的"三秒法则"执裁时哪有时间慢慢想?我们教练总说:"第一眼直觉占70%,规则验证占30%"争议情况:

  • 先看攻击部位有没有接触
  • 再听护具传感器是否响铃
  • 最后观察选手是否保持平衡

    有个真实案例:去年青少年赛有个后旋踢快如闪电,三个边裁两个给了得分,主裁回放慢镜头才发现根本没碰到护具——这就是典型的需要"三拍"的情况。

三、考核通关秘籍

笔试部分避坑指南

试卷最爱挖的坑:

  • 把"""分"混为一谈(警告累计两次才扣分)
  • 混淆青少年组和成人组规则(12岁以下禁止高位踢头)
  • 漏判装备问题(护齿颜色必须透明或白色)

建议把近三年真题里重复出现的考点做成记忆卡片,这种笨办法反而最管用。

实操考核生存手册

现场执裁模拟时,考官专挑这些"送命题":

1. 选手倒地后继续攻击怎么判?(先分开选手,再给攻击方扣1分)

2. 教练冲进场抗议怎么办?(立即暂停比赛,黄牌警告教练)

3. 计时器故障咋处理?(手势通知主裁,人工读秒继续比赛)

有个师兄分享的经验特别有用:考核时故意大声复述判罚依据,既展示专业度,又能让考官听清你的思路。

四、个人血泪经验谈

带过二十多期培训班,发现学员们最容易栽的三个跟头:

1.过度依赖电子护具:去年市锦标赛电子系统故障,临时改用传统判罚,三分之一裁判不会看有效攻击了

2.死记硬背规则:有学员笔试满分,现场看到720度旋风踢直接懵圈——规则可没写这么具体的动作

3.忽视体能训练:执裁一场比赛要走动3-5公里,腰酸背痛时判罚准确率下降40%

建议每周至少观摩两场真实比赛,重点看主裁的走位和判罚节奏。我当年就是蹲在省队训练馆偷师三个月,比光上课管用十倍。

说到底,裁判这行最吃"经验值"谁不是边判边冒冷汗?重要的是保持"判错比不判强"的胆量——去年全国赛数据显示,新手裁判平均每场有2.3次误判,但敢果断做决定的成长速度反而更快。

下次看见裁判在场上比划那些奇怪手势时,你准能会心一笑:"哎,这哥们刚才那个手势是判消极比赛啊!"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