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第一次听说"残疾人跆拳道"时,脑子里立马蹦出三个问号:腿脚不方便咋踢腿?视力障碍怎么瞄准?坐着轮椅能练啥?但走进遂宁这家学校的训练场,所有疑问都被"啪啪"打脸。
教练老张说得实在:"这儿啊,不是要培养奥运冠军,是要帮每个人找到自己的'战斗力'。"## 二、为啥非得是跆拳道?
你可能要问,跳舞唱歌不行吗?干嘛选这么激烈的运动?这里头可有门道:
1.门槛意外地低:比起篮球足球,跆拳道可以分级调整动作难度
2.疗效看得见:脑瘫学员小陈训练半年后,肌肉痉挛次数减少40%
3.心理BUFF加成:截肢学员小王说:"踢中靶心的瞬间,觉得自己能踹翻所有困难"最绝的是他们的"训练法"——健全人和残障学员搭档练习,你帮我保持平衡,我教你专注力,双赢!
上周观摩课见到个新学员小李,车祸失去右臂后自闭两年。第一天来的时候缩在角落,教练让他试着用左拳碰一下沙包,他抖得跟筛糠似的。你猜怎么着?三个月后的考级测试,这小子居然带着自创的单臂防守动作上了台,他爸在台下抹眼泪的画面,现在想起来还鼻子发酸。
还有个特逗的事:听障班的孩子们自创了套"语跆拳道术语"比官方手势生动十倍。比如"回旋踢"是手指转圈圈再猛戳出去,"格挡"是拍胸口再往外推,教练们现在都偷师学艺呢!
别看学员们现在练得风生水起,刚开始可是连道服穿戴都是难题。盲人学员怎么系腰带?上肢残疾怎么戴护具?这些细节学校都琢磨出了解决方案:
负责器材改造的刘师傅有句话特别戳心:"不是在修修补补,是在给梦想铺路。"## 五、这里教会我的事
作为跟踪报道三个月的旁观者,我最大的感悟是:限制从来不是身体给的,是脑子画的框。看到独腿姑娘小美完成540度转身踢时,看到全盲的阿杰凭脚步声格挡进攻时,你才会明白什么叫""。
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学员们从不说"残疾人跆拳道"他们管这叫"自适应跆拳道"你看,换个说法,整个精气神都不一样了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