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木板"啊,现代跆拳道更像移动的象棋。它包含:
在杭州特训班里,教练老张有个特别形象的比方:"势是背单词,竞技是写作文,特技就是即兴演讲"这么一说是不是好懂多了?
去年亚运会之后,杭州突然冒出好多"教练团队"实地探访过三家道馆,发现他们有几个共同特点:
1.训练科学化:会用心率带监测运动强度
2.课程游戏化:把基本功编成闯关游戏
3.装备智能化:脚靶能记录击打力度
最让我惊讶的是城西那家"旋风道场"给学员配的护具里居然有压力传感器,踢中要害部位会亮灯提示,这个设计真心绝了!
根据教练们的吐槽,整理出这些血泪教训:
有个真实案例:余杭区的小王为了快速考绿带,每天加练两小时,结果得了胫骨骨膜炎,休息了三个月,你说亏不亏?
记住这个"看三问"口诀:
看资质:
看环境:
看学员:
建议先试课再决定,杭州现在大部分道馆都提供免费体验课。武林广场那家还给试课学员做体态评估,这个服务挺走心的。
你可能不知道:
钱江新城的李教练说过个趣事:有学员以为踢得越高越厉害,结果考核时因为下盘不稳被扣分,这就本末倒置了嘛。
练了半年后我发现,跆拳道最神奇的不是踢腿功夫,而是改变人的状态。比如:
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现在下楼梯都是前脚掌先着地,这是训练养成的条件反射,对膝盖保护特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