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就是"啊啊哈"地踢腿,其实呢...(挠头)这么说吧,它更像是会移动的象棋。礼仪、战术、体能三合一,韩国国技可不是白叫的。清远几家老牌道馆的教练常说:"先教鞠躬再教出拳"这话特别在理。
举个真实例子:新城区的李教练带过一个特别皮的小男孩,三个月后家长惊喜地发现,孩子进门会主动帮爷爷换拖鞋了——这就是跆拳道"礼始以礼终"。
看三点:
① 教练有没有段位证书(不是健身房那种速成证)
② 地面是不是专业缓冲垫(别让孩子在水泥地上翻滚)
③ 老学员续费率(这个做不了假)
哈!这误会大了。儿童训练重点是柔韧性和协调性,你见过跳芭蕾的腿粗吗?清远气象局旁边那家道馆,小姑娘们个个腿细得跟竹竿似的。
这么说吧...(掰手指头算)正常情况:
入门级配置:
周一晚上7点,你随便走进清远某家道馆,大概能看到这样的画面:
1. 先是对着国旗敬礼(严肃脸)
2. 接着玩"鹰捉小鸡"式热身(笑声不断)
3. 突然全员变脸练套路(安静得能听见呼吸声)
4. 最后躺地上拉伸(哀嚎一片)
最逗的是考级前,孩子们互相系腰带能系出十八个蝴蝶结,教练在旁边笑得直捂肚子。
去年市教育局有个调查,发现课外班续班率跆拳道排前三。问过几个家长,理由挺实在:
- "比围棋班活动量大"- "比篮球班不容易受伤"- "比乐高班便宜"个人觉得最关键的是——孩子回家倒头就睡,再也不折腾家长了!(笑)
除了强身健体,这些冷知识很有意思:
有个小学员告诉我,他以前上课总走神,练了半年后能安静写完作业了。教练说这是因为跆拳道讲究"专注"技能移植到学习上了。
说到底啊,看着清远各个道馆里那些满头大汗却笑得灿烂的小脸,你就会明白——什么段位什么奖牌都是次要的,孩子眼睛里那种"行"的光,才是无价的。下次路过道馆,不妨停下脚步听听里面"嘿!哈!",说不定就找到属于你家孩子的武道之门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