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就三个字——省钱。室内场馆租金贵啊,而且跆拳道这种需要大空间的项目,租个小教室根本耍不开。室外多好,公园空地、小区广场,甚至停车场划块地就能开练。但问题来了:
我采访了几个小区的物业,发现投诉主要集中在:
1.清晨6-8点的训练:"养生党""族"的噩梦时段
2.午休时间(13-14点)的对抗练习:摔垫子的砰砰声堪比装修
3.教练使用扩音器:本来声音就大,还非要拿个喇叭喊口令
4.集体跺脚震动:低楼层住户能清晰感受到地板震颤
有个物业经理跟我吐槽:"最夸张的一次,有个教练带着二十多个学员在水泥地上练跺脚,楼下老太太直接报警说有人拆楼..."## 法律怎么说?算不算噪音污染?
这里要划重点了!根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但实测数据显示,跆拳道训练平均声压级能达到:
活动类型 | 分贝值范围 |
---|---|
基本动作练习 | 65-75dB |
对抗训练 | 70-85dB |
集体跺脚 | 80-90dB |
看到没?全部超标!特别是那个跺脚,都快赶上电钻施工了...
跟几个教练聊过之后,发现他们也有苦衷:
"也不愿意被投诉啊!但家长就认准早上上课,说下午孩子要写作业...""管理处明明批了场地使用许可,居民却说我们霸占公共空间...""离谱的是有次在商业广场训练,三楼书店说我们影响阅读氛围..." 那到底该怎么办?几个实操建议
作为经历过三次"道馆搬迁"学员,分享点实在经验:
给学员/家长的建议:
给受影响居民的建议: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强身健体是好事,但要是练到邻居神经衰弱,这"武德"就得重新修炼了。现在有些机构开始用无线耳机教学,学员戴接收器听指令,这法子就挺聪明——既不影响训练,又不会吵到人,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