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哈萨克族小朋友阿依波力拿了全疆少儿组冠军后,伊犁突然冒出二十多家道馆。但真正靠谱的不过三五家,怎么判断?看三点:
有个冷知识:乌鲁木齐的跆拳道协会每年会来伊犁突击检查,那些用瑜伽垫冒充训练垫的道馆,基本半年内就会关门。
1.装备陷阱:第一节课就让买定制道服?快跑!正规道馆前三个月都允许穿运动服
2.考级套路:每两个月考一次级的绝对是薅羊毛,正常进度是每半年一次
3.实战风险:十岁以下根本不该安排对抗训练,容易伤到未闭合的囟门
4.课时猫腻:所谓"100送20"课程,往往把热身时间也算进课时
5.心理误导:承诺"打遍全校"的,不是骗子就是疯子
记得察县有家道馆,让六岁孩子踢木板导致骨裂,最后赔了八万。所以看到教练拿特技表演当教学成果的,赶紧带孩子撤。
很多人以为就是踢踢打打,其实课程分三大模块:
模块 | 占比 | 真实作用 |
---|---|---|
品势(套路) | 40% | 培养空间感和肌肉记忆 |
体能训练 | 30% | 增强心肺功能和关节灵活性 |
实战技巧 | 30% | 实际应用和条件反射训练 |
特别要说那个品势,看着像广播体操,其实暗藏玄机。比如太极一章的18个动作,练熟了能自然形成防护姿势,比硬背防身术管用十倍。
这个问题我问过昭苏县的金教练(前国家队陪练),他的答案很意外:关键不是年龄,是骨龄。通过手腕X光片看骨骨骺线闭合程度,通常:
有个典型案例:伊宁市有个五岁就能劈叉的神童,结果十二岁就停止长高。后来才知道是过早进行柔韧训练影响了生长板。
你可能见过这种场景:训练场边妈妈们抹着眼泪看孩子压腿。但三个月后,这些孩子往往会有惊人变化:
所以回到开头的问题——跆拳道到底在练什么?练的是面对困难时,还能标准地完成那个转身后踢的意志力。那些说"这个没用"的人,估计连横踢都踢不过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