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路过道馆看到穿白色道服的小朋友,总有人嘀咕:"就是花架子嘛?"先别急着下结论。跆拳道对5-12岁的孩子来说,其实是性价比超高的成长催化剂。就说去年唐山某道馆的跟踪调查吧,坚持训练1年以上的孩子,80%的家长反馈孩子感冒次数明显减少,65%的老师特别提到这些孩子上课专注度提升了。
不过也得泼盆冷水——如果指望孩子三个月就成"高手"那趁早换个兴趣班。跆拳道的精髓在于"慢功夫",就像蒸馒头得讲究火候,急着掀锅盖只会得到一锅死面疙瘩。
现在唐山街头的跆拳道馆比便利店还多,怎么选?记住这三个硬指标:
有个真实案例挺有意思:去年有位家长图便宜报了小区地下室开的班,结果孩子练出O型腿,光矫正治疗费就够上两年正规课程了。所以说,有些钱真的不能省。
第一次送孩子进道馆的家长,十个有八个会趴在玻璃门上偷看。其实标准课程基本是这样的流程:
1.15分钟趣味热身:玩着游戏就把筋骨活动开了
2.30分钟基础训练:从最基础的站姿、踢腿开始磨
3.20分钟实战演练:戴着护具对练,这个环节孩子们最嗨
4.10分钟礼仪教育:系道带、鞠躬这些细节反而最考验耐心
特别要提醒的是,别被考级带偏了节奏。有些道馆把考级当摇钱树,两个月考一次纯粹是骗报名费。正常来说,白带到黄绿带需要扎实练满半年才算靠谱。
1.装备党误区:刚开始真没必要买500+的道服,某品牌190元的入门款足够用到绿带
2.过度干预:有位爸爸每节课都冲进场纠正孩子动作,结果孩子三个月就弃课了
3.盲目比较:"人家小王都会旋风踢了"这种话千万别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
说到这个,想起个典型例子。去年有对双胞胎在同一道馆训练,妈妈天天比较两人进度,结果现在一个成了市少年组冠军,另一个打死都不愿再进道馆。你们说,这值当吗?
可能有些家长还不知道,现在唐山重点初中特长生招生简章里,跆拳道段位证书和钢琴考级证书是同等分量。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道馆里学会了:
这些看不见的东西,可比考试多考十分金贵多了。
说到底,选不选跆拳道,关键得看孩子是不是真喜欢。建议先带孩子看几场实战比赛,要是他眼睛发亮跃跃欲试,那不妨试试看。要是全程打哈欠...咱们还是换个项目吧?毕竟强扭的瓜不甜,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