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不就是踢踢打打嘛"要让教练听见准得摇头。举个栗子,兰州七里河区某道馆的小学员王磊(化名),刚来时候连马步都蹲不稳,三个月后居然能在省级比赛做540度腾空转身踢——关键不是动作多炫,而是他学会了用腰部发力。
在甘肃找培训机构,光看装修可不行。去年省体育局抽查发现,23%的所谓"道馆"弹簧地垫都没有——这玩意儿可是防关节损伤的关键。
1.看教练资格证书编号(真的能在中国跆拳道协会官网查到)
2.问清楚是否定期参加段位考试(有些野鸡机构根本没考试资格)
3.观察老学员的训练状态(如果十个人里有八个动作变形...你懂的)
张掖某道馆独创的"闯关游戏式教学"有意思:学员要通过"平衡木挑战"力测试"等关卡才能学新动作。有个叫马小跳的娃,为了解锁后旋踢技能卡,愣是主动加练了两周基本功。
常见误区预警:
× 压腿越痛效果越好(容易拉伤韧带)
× 踢得越高越厉害(稳定性才是王道)
× 必须瘦子才能练(体重大的孩子下盘更稳)
1. 别急着买护具(多数道馆会提供入门套装)
2. 准备个运动水壶(玻璃的绝对不行)
3. 课后半小时内别让孩子猛喝水
4. 每周三次训练效果最佳
5. 考级费用要提前问清(有些机构会收隐形费用)
在甘肃看了十几家道馆后发现,河西走廊地区的培训机构特别重视体能训练——可能跟当地干燥气候有关?反倒是兰州有些商业道馆,把太多精力放在编排表演套路上了。要我说啊,让孩子学会受挫后重新站起来的勇气,比会翻跟头重要多了。
最后唠叨句实在话:别信什么"三个月包拿黑带"广告。我见过最厉害的兰州小姑娘,从白带到红黑带整整花了四年,现在人家可是国家二级运动员。慢就是快,这话在跆拳道圈子里特别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