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就是"穿着睡衣踢木板"啊,它更像是移动的象棋。既要手脚并用(废话,不然咋叫"拳"和"道"),更得动脑子预判对手动作。莱州老教练常说:"外行看踢腿高度,内行看转身时机"这话真不假。
举个真实例子:去年省青少年赛,有个莱州小子明明个子最矮,硬是靠快速变线步法拿了金牌。所以说...
1.传统+科学训练
早上五点集训的传统没丢,但现在训练房都装着智能传感器,踢腿角度不对?"嘀"一声就报警,比教练眼睛还毒。
2.段位考试透明化
再也不用担心"钱就过级"全程录像存档,考官随机从省里抽调——这可是咱莱州最早实行的规矩。
3.实战防护做到位
从护齿到护裆全是韩国进口货,去年统计过,受伤率比篮球训练还低0.7%,惊不惊喜?
- "柔韧性差不能练"?
错!12岁以上的孩子,八成都是在训练中慢慢拉开筋的。王教练带过200斤的学员,三个月后照样踢过头顶。
- "必须买最贵道服"?
醒醒吧,莱州本地厂家出的300块套装,足够用到考黑带了。重点看腰带的系法对不对,那才是门道。
(突然想到个事儿...上次看见有人穿着"限量版"道服来上课,结果动作做得像提线木偶,这不本末倒置嘛!)
1. 看垫子厚度——好的训练馆垫子至少5cm,摔上去像摔在床垫上
2. 试听时注意教练眼神——优秀的教练眼睛永远在学员脚踝和胯部
3. 问清楚退费规则——正规道馆合同会写明"三天内无理由退费"有个冷知识:莱州火车站旁边那家"正仁道馆"看着门脸旧,其实是山东省队定点选拔点。所以说人不可貌相啊...
第一个月:
学怎么摔倒不受伤(对,先学挨打)
练马步练到怀疑人生
最帅的动作可能是——鞠躬
第三个月:
突然发现能踢到耳朵高度了
反应速度比同学快半拍
最期待每周三的实战课
说到这儿,想起个趣事。有个学员前两周天天哭鼻子,结果半年后成了班里最狠的"小老虎"他妈妈后来跟我说:"早知道该拍下来他第一次哭唧唧的样子"...
见过太多人纠结"这个有啥用"要我说啊,跆拳道最值钱的不是那些炫酷腿法,是练出来的那股子韧劲。去年疫情后复课,莱州有个班全员到齐——孩子们说在家自己对着墙练习惯了。这种自律性,你说值多少钱?
(对了,提醒下:如果有人说"过黑带"直接扭头就走。正宗跆拳道的段位,得用汗水和时间换,没捷径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