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个真实例子:去年有个5岁小朋友,上了3节课死活不肯去,后来发现是怕道场的红色垫子。好的售后团队会专门做心理疏导,而不是简单劝退。
1."复训"文字游戏
听着挺美是吧?但多数机构要求"连续报满3年"才生效,这种套路就跟健身房年卡似的...
2.考级费藏着收
白带升黄带要交380,黄带升绿带要交580,这些费用最好提前问清楚。有些机构会把考级费包装成"官方认证费"其实韩国总部根本不知道这回事。
3.私教课推销话术
"家孩子特别有天赋,但是..."听到这种转折就要警惕了。真正需要私教的情况不到5%,多数是教练冲业绩。
4.转课退费陷阱
合同里经常写着"超过7天不予退费"根据《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其实15天内都可以无理由退。
好的机构会每季度提供:
而不是光说"孩子表现不错"片汤话。
测试方法很简单:周一早上9点发微信问个问题,看看多久回复。超过2小时的基本可以pass,说明根本没把家长当回事。
去年杭州有个案例,孩子在对抗练习中摔伤,机构20分钟才联系家长。后来调查发现他们连基本的急救药箱都没备齐,这种就属于重大服务缺陷。
每次课后建议观察:
特别提醒:如果发现教练总在刷手机,或者前台对你爱答不理,这种机构迟早要出问题。
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8年,发现个有趣现象:80%的投诉都集中在报名后第3-6个月。为啥呢?因为新鲜劲过了,问题就开始暴露。真正靠谱的机构,反而会在第4个月主动做满意度调查。
现在有些连锁品牌搞AI客服,听起来高大上,实际上连"请假怎么补课"基础问题都答不上来。要我说啊,教育终究是人的事业,再智能的系统也替代不了真人的温度。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别被那些炫酷的广告语忽悠,带孩子去试课时,记得多看休息区的家长表情——那些发自内心的笑容,才是最好的售后服务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