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功夫"完全搞反了。我们道馆墙上挂着五个大字: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这才是跆拳道的精神内核。举个例子,上周有个6岁小学员,刚开始连系腰带都要妈妈帮忙,现在每次训练前都主动给教练90度鞠躬。这种改变,你说值不值?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就像小树苗:
不过要注意,太小的孩子专注力不够,我们建议从幼儿趣味课开始,用游戏方式引入基础动作。
这个问题每天都有家长问。这么说吧,去年我们有个叫小雨的姑娘,8岁了还不敢跳台阶。三个月后,你猜怎么着?居然在全市比赛拿了品势铜牌!关键看三点:
1. 教练会不会因材施教
2. 课程设置是否循序渐进
3. 有没有持续的正面激励
我们的课程表长这样:
```
周一:障碍跑+踢靶游戏
周三:防身术情景模拟
周五:亲子对抗赛
周日:户外拓展训练
```
每节课最后15分钟必定有积分挑战赛,孩子们为挣积分卡简直拼了命练习——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说实在的,比骑自行车安全多了:
去年教育局来检查,说我们安全措施比幼儿园还细致。
这是我最想说的部分。通过教学观察,长期练习的孩子普遍:
有个家长跟我说,孩子学了半年后,居然主动把零花钱捐给流浪动物救助站——这就是"以礼始以礼终"力量。
建议重点考察:
千万别贪便宜选那种地下室改造的场所,潮湿环境容易引发呼吸道问题。
最后说点掏心窝的话。现在很多兴趣班都在教技能,而我们更想培养的是带着武道精神生活的人。上周结业仪式上,看着孩子们把道服叠得整整齐齐的样子,突然觉得,或许这就是教育最美的样子——让每个动作都成为习惯,让每次行礼都发自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