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三年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嵊州实验小学门口接孩子的家长,十个里有六个会问"今天练踢腿了吗?"而不是"作业写完了吗?"这事儿吧,还真不是跟风——体质监测报告显示,参与跆拳道的孩子近视率比同龄人低23%,体育课耐力测试通过率高40%。
就拿城东"旋风小子"馆来说,他们学员里有个叫小雨的姑娘,原本见生人就往妈妈身后躲,现在居然能带着三个小伙伴参加省里品势比赛。你说神不神奇?
去年新开的"武童星"栽过跟头,宣传时说教练拿过全国冠军,结果家长一查发现是商业比赛...这事儿闹得挺难看。
好的课程应该像搭积木:
1. 基础班(白带-黄绿带):60%游戏+40%基础动作
2. 进阶班(绿带-蓝带):实战模拟开始渗透
3. 竞赛班(蓝带以上):每周必须有对抗训练
千万别信那些"保送黑带"的鬼话,跆拳道的级位制度可比电梯楼层严格多了!
嵊州目前行情大致分三档:
提醒各位:碰到要一次性交三年费用的,赶紧跑!正规道馆都是按学期收费的。西区有家机构就因为预收费跑路,现在家长群还在维权呢...
你可能想不到,最大的变化往往不在训练场上。城南小学的王老师跟我说,他们班练跆拳道的孩子有个共同点——收拾书包特别利索。仔细想想也是,每天重复"系道带-叠道服"的动作,可不就培养出条理性了吗?
更实在的好处还有:
见过太多家长犯同样的错误——把孩子往道馆一扔就万事大吉。其实啊,回家后的十分钟复习比课上两小时还重要。我认识的金牌教练老朴说过:"最怕家长问'今天玩得开心吗',应该问'新学的格挡动作教教妈妈'。"要是拿不准主意,建议先带孩子试听三家不同类型的道馆。注意看孩子出来时的状态:是嚷嚷着"明天还要来"还是找借口说要上厕所?孩子的身体反应最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