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听见"跆拳道"想到电影里噼里啪啦的打斗场面,其实嘛...(挠头)这误会可大了去了!正经跆拳道讲究的是"礼义廉耻"内核,你看那些系着彩色腰带的娃娃们,上课前得先给教练鞠躬,跟队友练习还得说"多指教"这规矩比数学课还严实。
三个最容易被误解的真相:
去年青羊区某道馆做过跟踪调查,坚持训练1年以上的孩子里:
为啥会有这么神奇的效果?说白了就是运动产生的多巴胺能激活大脑,而且训练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你试试边背乘法口诀边做横踢,分心立马摔个屁墩儿!
成都现在有300多家跆拳道培训机构,怎么挑才不会踩坑?记住这个"看原则"1.看资质:认准中国跆拳道协会(CTA)挂牌单位
2.看教练:至少要有国技院三段以上段位证书
3.看场地:地垫厚度不能少于4厘米,墙上得有全身镜
举个真实案例:高新区张女士去年图便宜报了个"健身房附赠课程"娃娃练了俩月膝盖积水。后来换到武侯区正规道馆,教练第一节课就教怎么落地缓冲,这才算走上正道。
很多家长第一次进道馆就被推销全套行头,冷静!其实前期只需要:
至于那些标价大几百的"竞技鞋"等娃练到蓝带再考虑也不迟。金牛区王教练跟我说过,他们道馆的冠军学员前三个月都是光脚练的。
"岁会不会太早?"初三了还来得及吗?"这些问题每天都被问爆。这么说吧:
锦江区有个初二才开始学的姑娘,去年居然拿下了省青少年赛亚军。用她教练的话说:"搞专业竞技,喜欢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六、训练频率的玄学
很多家长觉得"得越勤快越好"结果...(摇头)见过每周上五节课最后厌学的娃吗?建议参考这个"汉堡包计划"- 周一:基础动作课(像面包垫底)
这样安排既有节奏感又不枯燥,成华区几家道馆试过后,续课率直接涨了40%。
黄带绿带蓝带红带,每次考级都跟过年似的。但有些家长把考级当成KPI考核,这就变味了不是?建议记住:
龙泉驿区有位教练分享过,有个娃娃考了三次黄绿带没过,结果后来直接跳级考上了绿带——原来之前是心理紧张,技术早就达标了。
实话实说,指望学半年就能一个打十个?那是武侠片看多了。但长期练习确实能:
最典型的例子是去年郫都区有个小学员,用课堂教的挣脱术从人贩子手里逃出来。不过教练们都说,遇到危险第一选择永远是跑,这个理念每节课都要强调。
(叉腰思考状)说了这么多,其实选择跆拳道和选兴趣班是一个道理——关键看孩子眼里有没有光。上次去双流某道馆参观,看见个小豆丁摔得眼泪汪汪还坚持要完成动作,当时就觉得,这项运动能火这么多年不是没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