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小的孩子,学这个会不会太早?" 其实啊,榆次三幼的课程和成人跆拳道完全不是一码事。这里没有高强度对抗,更像是会武术的早教课:
去年结业的王教练说过特别实在的话:"咱们不是培养运动员,是让孩子知道摔倒能自己爬起来。" 二、报名前必须搞清楚的5件事
最佳窗口期是4-6岁,这个阶段孩子骨骼柔韧性好,重点训练平衡感和反应速度。太早容易伤到髋关节,太晚又错过神经发育黄金期。
正好相反!榆次三幼的课程里,礼仪部分占30%。从如何鞠躬到控制力度,都是在教孩子"要用于保护"叫乐乐的小朋友,学了半年后反而会主动扶摔倒的同学。
建议先别急着买全套行头,试课阶段只需要:
认准两个硬指标:
① 中国跆拳道协会认证教练员
② 持有幼儿教育相关证书
别指望两周变身武林高手,但通常8-10节课后会发现:
动作训练 | 实际培养目标 |
---|---|
原地高抬腿 | 心肺功能 |
左右交替踢 | 大脑双侧协调 |
障碍物跨越 | 空间判断力 |
1.过度干预:在场外不停喊"高点"反而让孩子分心
2.急于升级:白带还没捂热就想着考黄带
3.忽视课后:不帮孩子复习基本礼仪动作
有个反面案例:浩浩妈妈每天加练1小时,结果孩子第三周就哭着不肯进门。后来教练调整方案,改成每周3次、每次20分钟,反而进步更快。
见过太多孩子从缩在角落到主动示范动作,这种改变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去年毕业的小学员里,有78%进入小学后担任过体育委员——这数字很能说明问题。
要说个人观点,我觉得最大的价值是培养对身体的掌控感。当孩子发现"我能稳稳单脚站立30秒"这种自信会扩散到其他领域。当然啦,如果孩子试课后明确表示抗拒,也别硬逼着学,毕竟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最后提醒下,下个月要改冬季训练时间表了,想报名的得抓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