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做流水线教育"——校长潘越的这句话被印在招生手册的扉页。该校独创的"3+2"模式,将跆拳道刚劲之力与舞蹈柔美之韵完美融合:
课程类型 | 训练重点 | 适龄阶段 | 核心价值 |
---|---|---|---|
竞技跆拳道 | 腿法精准度/实战对抗 | 7-16岁 | 培养果敢坚毅的品质 |
艺术舞蹈 | 形体塑造/节奏感培养 | 5-14岁 | 提升审美与协调能力 |
综合特训 | 品势演练+现代舞元素 | 10岁以上 | 刚柔并济的跨界培养 |
*(数据来源:该校2025年暑期课程手册)*
14岁的郑源是这里的"明星学员"黑带的他在今年暑期特训中带着新学员练习前踢动作。"你看啊,转胯要像拧毛巾..."边示范边用生活化的比喻讲解,这种"老带新"已延续七年。而舞蹈班的于雅婷妈妈则感慨:"孩子放假就瘫着刷视频,现在每天主动翻看训练笔记,连写作业的坐姿都挺拔了"——这或许就是身体记忆带来的连锁反应。
教学场景速写:
1.师资配置
跆拳道教练李老师有十六年教龄,独创"阶呼吸法"帮助学员控制发力;舞蹈总监薛贝贝曾是省级院团首席,擅长用"故事化教学"化解枯燥的基本功训练。
2.安全管理系统
每块训练垫都采用奥运会同款缓冲材质,墙角包着防撞软胶,连更衣室都配有湿度监测仪——这些细节让家长杨昕月直言"家里还讲究"。
3.阶段性成果可视化
每季度发布的《成长档案》包含:
今年七月开班的"30天"课程创造了85%的续课率,很多孩子在这里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学员叶志伟的作文里写道:"道馆像块磁铁,吸走了我的懒散,留下了说不完的战队暗号..."这种改变不仅仅发生在暑期——数据显示,长期学员的文化课专注度平均提升27%,这或许就是运动产生的神经红利。
家长最常问的三个问题:
1. "孩子吃不了苦怎么办?" ? 渐进式训练设计:首周以游戏化教学为主
2. "会影响身高发育吗?"
科学课表确保每周拉伸时长>强度训练
3. "坚持多久见效?"
设立21天习惯养成勋章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