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小朋友穿着白色道服系着彩色腰带,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孩子在学打架"啊,现代跆拳道早就升级成"身体编程课"了。浙江体育局去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坚持训练1年以上的学员,体质合格率比普通学生高出43%——这数据够实在吧?
说说我的亲眼所见:杭州城西某道馆有个特别害羞的8岁男孩,刚开始连"到"喊。三个月后居然主动报名少儿组品势比赛,虽然只拿了参与奖,但孩子他妈红着眼眶说"值回票价"你看,这种自信心的蜕变,哪是补习班能给的?
1.看教练资质:认准国技院/KUKKIWON认证(全球通用),浙江目前有这资质的教练不到30%
2.试课别客气:正规道馆都提供免费体验课,重点观察教练怎么纠正动作
3.装备有讲究:初学者不用买太贵的道服,但一定要选棉质含量70%以上的
4.距离要合适:调查显示,培训地点超过30分钟车程的,出勤率直接腰斩
5.费用透明化:警惕那些"买三年送两年"促销,浙江消保委去年接到23起相关投诉
有个冷知识:宁波某连锁机构推出"付制"后,续费率反而提升了18%。这说明啥?好东西根本不怕你随时走。
训练前:
训练后:
有个细节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道服洗完不能暴晒!绍兴黄梅天那会儿,好些人的道服晒成了"彩服"死。
浙江的考级频率大概是每季度一次,但注意:
嘉兴有位考官跟我说,现在孩子们最大的问题不是技术,而是礼仪意识。比如系道带时背对国旗、叠道服偷工减料...这些细节才见真章。
要说个人观点,我觉得跆拳道最珍贵的不是能踢多高,而是培养那种"会输也要认真打完"的武者精神。去年省青少年赛上有对姐妹花,妹妹明明实力悬殊还是坚持完成比赛,全场掌声比给冠军的还热烈——这种教育,多少钱都买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