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木板"的运动,其实啊,跆拳道的核心是礼仪教育。每次上课前要向国旗敬礼,和教练队友互相鞠躬,这种仪式感能让熊孩子秒变乖宝宝。咱们淮南几家老牌道馆,比如XX道场,入门第一课永远是怎么系腰带——对,就是那个容易散开的白带子!
(突然想到个事,去年市青少年赛有个萌娃,明明能踢头却收了力道,裁判额外给了"武德奖"在家长群传了好久)
淮南现在大概有二十多家培训机构,建议重点看三点:
1.看资质:有没有中国跆协的认证?教练员资格证编号能不能查到?
2.看场地:垫子厚度至少5cm,墙上必须挂急救包,这些细节才见真章
3.试课时:别光看孩子,注意教练怎么对待最调皮的学员
有个坑得提醒:某些机构用"保送绿带"当噱头,这种速成班往往基础功都不教全。咱家楼下王姐就被忽悠过,后来转去正规道馆,孩子得从白带重新学起。
Q:女孩子适合吗?
A:咱们道馆女生比男生还多!现在少儿组比赛都分男女组别,去年省赛冠军就是淮南的小姑娘。
Q:会不会长不高?
这个谣言早被打破了。适当的力量训练反而刺激生长激素分泌,但要注意——每周别超过4小时,热身必须做足15分钟。
Q:几岁开始最合适?
建议大班到二年级这个阶段,理解能力和身体控制力刚好够用。太小的孩子可以先从体适能课过渡。
说到这儿,想起个趣事。有次公开课,教练让学员用跆拳道礼仪向父母敬茶,好几个家长当场红了眼眶。这种教育,课本里可学不到。
见过太多孩子从哭着不肯进道馆,到主动加练考带。要说最大的收获,我觉得不是拿了多少奖牌,而是他们眼睛里渐渐有了那种"行"的光。现在小孩普遍缺乏挫折教育,而跆拳道的晋级制度很妙——必须失败几次才能成功,这种体验实在太珍贵了。
对了,如果决定要学,建议家长也稍微了解下基本术语。比如"势"不是"打拳套路"特尔"人名。当孩子兴奋地展示新学的动作时,你能接上话,他眼里的星星会更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