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9/21 15:20:23     共 2153 浏览

你知道吗?为什么有人练跆拳道越练越上瘾,有人却半途而废?今天咱们就聊聊温江跆?道馆这一年走过的路,顺便揭开这项运动的有趣面纱。

一、这一年我们到底干了啥?

先说说最实在的——数字不会骗人。今年新增学员237人,比去年多了近四成,老学员续费率保持在78%。最让我意外的是,35岁以上的"大龄学员"新学员的25%,看来强身健体这事儿真不分年龄。

有个特别有意思的案例:王阿姨,56岁退休教师,开始是陪孙子来试课,结果自己练得比孙子还起劲。现在能轻松劈叉,上周还参加了成人组品势比赛。这说明啥?只要开始,永远不晚

二、新手最容易踩的三大坑

1.急于求成:总有人问"多久能踢碎木板"其实跆拳道就像煮粥,火候不到就是夹生饭。我们有个学员每天加练侧踢,结果膝盖受伤休息两个月,反而耽误进度。

2.装备迷信:见过花两千买道服的新手,但训练次数屈指可数。建议先用馆里提供的装备,确定能坚持再投资。

3.死磕技术:李教练常说"先学会爬再学跑"动作看似简单,比如马步冲拳,却是所有高级动作的基础。今年改进教学方法后,学员基础动作达标率提升了40%。

三、那些看不见的成长

很多人不知道,跆拳道练的不只是拳脚。今年最让我感动的是小明(化名),9岁的小男孩,刚来时不敢和人对视。经过半年训练,现在能站在垫子中央完整打完一套太极一章。他妈妈偷偷告诉我,孩子在学校敢举手发言了——这种自信,考试可考不出来。

还有个现象值得说:现在家长让孩子学跆拳道,问"防身"少了,问"能不能培养专注力"多了。时代真的在变啊。

四、关于未来的几个想法

1. 准备开设"课"家长和孩子一起练。去年试水过两次,效果出奇的好,孩子偷懒时家长会催着来训练。

2. 考虑增加体适能测评,用数据说话。比如柔韧度、爆发力这些指标,练三个月到底进步多少。

3. 可能会引入AR辅助教学,用科技帮学员看清动作轨迹。不过这个得慎重,不能本末倒置。

最后说点实在的:见过太多人把跆拳道想得太神秘或太简单。其实它就像学自行车,开始会摔几次,找到平衡点后就再也忘不了。今年有17个学员考取黑带,他们有个共同点——都把训练当成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任务。

要是你正在犹豫要不要尝试,我的建议是:先来体验两次,感受下道馆的氛围。记住啊,第一节课能踢多高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敢不敢踏上那块垫子。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