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跆拳道就是"打架的功夫"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最核心的三个价值:
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去年暑假班20个孩子里,有17个最初都是因为"和动画片里一样帅气",结果最后家长续费的理由清一色变成了"孩子写作业坐得住"了。
上周我特意去他们训练馆转了一圈,发现几个硬核细节:
1. 地板是特制的减震材料,亲眼看见个孩子摔了个屁墩儿居然笑嘻嘻爬起来
2. 教练全部持证上岗不说,居然还要考"儿童心理学"科目
3. 每节课最后10分钟必定是游戏时间,把训练动作编成"狼老狼几点了"这种玩法
王教练跟我说了个事儿挺启发人:有个特别内向的7岁小姑娘,现在成了班里的"纪律委员"起其他孩子来有模有样的——这种变化可不是光靠压腿踢板能练出来的。
Q:5岁孩子骨头软会不会受伤?
A:他们的课程分"萌趣班"4-6岁)和"成长班"(7-12岁),小娃娃主要练反应游戏和基础姿势,根本涉及不到高强度动作。
Q:多久能看到效果?
这么说吧,大多数孩子三个月会有这些变化:
Q:需要买很贵的装备吗?
首次报名会送道服,后续只需要换腰带(考级通过才需要换),护具什么的场馆都有公用的。不过建议自己买副护齿,卫生又合嘴。
他们搞的亲子开放日特别有意思,上个月的主题是"爸妈当人形靶子"——当然是用特制的大海绵棒来打。看着平时严肃的爸爸们穿着滑稽的卡通护具满场跑,孩子们那个兴奋劲儿啊...
还有个冷知识:每周三晚上有免费的家庭作业辅导服务,据说是教练们自发组织的。虽然不教解题,但会盯着孩子们保持"一尺一寸"写字姿势,这招对预防近视真管用。
如果非要我说个缺点,可能就是太费袜子——孩子们训练光脚穿道鞋,回家总是一股酸菜味(笑)。不过比起收获来说,这点小麻烦真的不算啥。
我观察到一个规律:能坚持训练两年的孩子,在学校往往都是班干部。倒不是说练跆拳道能当官,而是这种经历特别能培养责任感和领导力。现在想想,要是小时候我妈也送我去学,说不定现在开会发言就不会腿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