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第一次看到道馆里"哈!哈!"踢腿的孩子,我也纳闷这跟广播体操有啥区别。后来才知道,跆拳道70%是腿法,30%是拳法,最特别的是它讲究"以礼始,以礼终"——每次训练前要给教练鞠躬,结束后要和队友击掌,这种仪式感其他运动真比不了。
举个真实例子:西城某小学五年级的明明,去年还是个见人就躲的"小透明"当了班级纪律委员。他妈妈说变化就是从学了跆拳道开始的,倒不是打架变厉害了,是孩子突然明白"是用来保护人的"道理。
这事儿我得掰开了说:
上周我去实地看了三家,发现个有趣现象——老牌道馆反而更注重基础训练,新开的那些倒是整得跟综艺节目似的,灯光音乐特效全上。要我说啊,初学还是得找踏实的。
这是家长问得最多的问题!根据西城跆拳道协会的数据,坚持满一年的孩子里,83%会主动要求加练。关键要看三点:
1.别急着买年卡:先报体验课,观察孩子是否喜欢训练氛围
2.装备逐步升级:刚开始穿普通运动服就行,考过黄带再买专业道服
3.找个训练搭档:很多道馆都有"计划"一起报名能互相督促
有个冷知识:现在很多道馆允许家长在休息区隔着玻璃观看,但建议前两周尽量别看——孩子老回头找妈妈,动作肯定做不标准。
我知道你们都担心这个!其实正规道馆比学校体育课还安全:
去年西城开展过突击检查,21家道馆里有3家因保护措施不合格被责令整改,现在全都达标了。要说风险,反而是家长总提醒"别受伤"给孩子造成的心理压力更大。
这么说吧,我采访过的中考状元里,十个有六个练过跆拳道。倒不是说能开发智力,而是这种需要记套路、控力度的运动特别锻炼:
最让我惊讶的是,现在西城重点中学的体育特长生招生,跆拳道二级运动员比篮球田径的录取分低20分左右。当然这不是建议大家都走特长路线,但多个选择总不是坏事对吧?
要说个人观点,我觉得现在孩子太缺这种"规则的对抗"。学校里不能打闹,回家抱着手机打游戏,跆拳道给了他们一个合理释放能量的出口。上周亲眼看见个初中生,训练时被摔倒了七八次,最后反而笑着跟对手鞠躬——这种体育精神,补多少节文化课都教不会。
最后提醒下:如果孩子特别抗拒,千万别勉强。我见过最成功的案例,都是孩子自己指着道馆海报说"我想学这个"开始的。西城几乎每个月都有免费体验活动,不妨先带孩子去看看,说不定就点燃了那颗小火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