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9/21 15:26:45     共 2153 浏览

你知道为什么越来越多家长愿意让孩子学跆拳道吗?当最后一块木板在结业仪式上"啪"裂成两半时,答案就藏在那群孩子挺直的腰板和发亮的眼神里。接下来咱们就掰开揉碎说说这场持续三个月的培训,到底给学员带来了什么实实在在的变化。

一、培训亮点:真不是花架子

1. 教学方式接地气

教练组把复杂的腿法拆解成"口诀"比如教横踢就说"膝转胯弹小腿"学员们反映这比教科书上的专业术语好懂多了。有个叫小雨的学员刚开始连站姿都晃悠,结业时居然能连续完成五个标准回旋踢——你猜怎么着?她说秘诀就是把动作想象成"鞭子"。

2. 安全措施够贴心

  • 每堂课配备两名急救员
  • 护具全部采用竞赛级材质
  • 课前必做15分钟"动态拉伸"就是边活动边拉伸那种)

    有家长偷偷告诉我,本来担心孩子会受伤,结果三个月下来连淤青都没出现过。

二、学员蜕变:看得见的成长

(1)身体变化篇

最明显的要数那个胖墩墩的小浩,培训前跑两步就喘,现在能轻松完成20组"跳步前踢"体检报告显示:

  • 肺活量提升37%
  • 体脂率下降8个百分点
  • 柔韧性测试从""""### (2)性格转变篇

    内向的萱萱妈妈特别激动,说孩子现在敢主动举手示范动作了。教练组有个特别设计:每周让学员轮流当"助教"法子对培养领导力特别管用。用学员自己的话说就是:"道垫中央喊口令的时候,突然就明白什么叫责任感了。"## 三、那些让人拍大腿的瞬间

    记得中期测评时有对双胞胎兄弟,哥哥总比弟弟慢半拍。教练发现后调整了教学方法——让哥哥改练左势(就是左脚在前的姿势),结果你猜怎么着?两个月后兄弟俩居然在同一天考过了黄带!这件事让我琢磨出个道理:有时候不是孩子不行,是方法没找对。

四、关于跆拳道的几个误区

误区1:"学这个会让孩子变暴力"

实际观察到的情况恰恰相反。学员们在实战训练前必须先行礼,结束后要握手,这种仪式感反而教会他们"克己"有个经常打架的男孩现在都学会说"指教"了。

误区2:"就是踢踢打打没技术含量"

看看这次考核的要求就知道了:

1. 品势动作要求像书法般连贯

2. 击破木板时讲究发力角度

3. 实战中战术运用占评分30%

这哪是光靠蛮力就能搞定的?

要说这次培训最大的惊喜,是发现了跆拳道更像是一种"教育"学员的话特别打动我:"教练说踢腿的高度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天都能比昨天踢得高一点。"成长思维,或许才是培训留给孩子们最宝贵的礼物。当最后全体学员齐声喊出"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的训条时,在场的好几个家长都在抹眼泪——这大概就是教育的意义吧。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