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训练那会儿,很多学员连压腿都疼得龇牙咧嘴,现在呢?嘿,随便来个横叉竖叉都不带眨眼的。具体变化可以看看这几个方面:
有个12岁的小学员特别有意思,刚来时胖乎乎的,六个月后校运会居然拿了短跑第三名,他妈说裤腰都改小了两寸。
说真的,跆拳道最让我惊喜的不是技术教学,而是对性格的塑造。常见的变化包括:
1.抗压能力:考级失败后不再哭鼻子,而是主动加练
2.专注力:多动症孩子能安静完成整套品势了
3.团队意识:高段位学员会自发指导新人
有个案例特别典型——7岁的婷婷原本特别怕生,现在居然能带队做示范了。她妈妈说变化最大的不是踢腿有多标准,而是敢看着别人眼睛说话了。
看到太多人带着错误期待来训练,结果半途而废,实在可惜。重点说说这几个误解:
我见过最离谱的,有位家长要求每周单独加课5次,结果孩子两个月后就再也不想练了。物极必反这个道理,在训练上特别适用。
根据这五年的跟踪统计,进步快的学员通常具备这些特点:
1.规律的训练频率:每周至少3次
2.科学的饮食配合:不是节食而是合理搭配
3.持续的兴趣保持:把训练当成游戏而不是任务
有个数据很有意思:坚持满一年的学员,80%都会主动续费;而三个月内放弃的,超过60%是因为家长太急功近利。
要是你正准备报名,或者刚开始训练,听我几句掏心窝的话:
记住啊,跆拳道是场马拉松不是短跑。我见过太多人开始热情高涨,结果因为初期进步慢就打退堂鼓。其实吧,三个月是个分水岭,撑过去就会进入快速提升期。
说到底,跆拳道培训的效果就像种树——天天盯着看觉得没变化,隔段时间回头比较,嚯,居然长这么高了。重要的不是今天比昨天进步多少,而是持续在正确的方向上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