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问个扎心的问题:见过那种踢腿时自己先摔倒的学员不?说真的,跆拳道看着是手脚功夫,实际上全身都得配合。重点要练这三样:
有个特别典型的案例:去年培训班来了个健身教练,肌肉块头特别大,结果侧踢时差点把髋关节扭伤——这就是典型的柔韧性没跟上力量。
你说奇怪不?很多学员平时练得虎虎生风,上场就腿软。其实啊,跆拳道比的是心理战:
记得带少儿班时,有个小姑娘每次实战就哭鼻子。后来我们改成"游戏化训练"戴着卡通眼罩听声辨位,两个月后她居然拿了市级比赛铜牌。
很多人不知道,跆拳道馆那些鞠躬问好的规矩,真不是形式主义:
1. 向国旗敬礼时,培养的是集体荣誉感
2. 帮队友系腰带时,练的是互助精神
3. 实战后不管输赢都握手,这是体育精神的底线
有个事儿特别触动我:某次晋级考试,有个孩子技术一般,但因为主动扶起摔倒的对手,破格给了通过——裁判长说"品势错了能重练,品德错了难回头"。
你以为高手靠的是肌肉记忆?错!他们都在玩"真人象棋"-预判能力:对方抬脚跟就知道要横踢
我教练有句口头禅:"踢十次空靶不如一次有效击打"去年全国赛冠军接受采访时就说,他赛前会研究对手所有比赛视频,连对方擦汗的习惯动作都记下来。
最后说个残酷真相:90%的学员放弃都不是因为太难,而是...
- 觉得"会前踢横踢就够用了" 被比自己晚入门的师弟超越就心态崩了
- 总在纠结"能练到黑带"认识个坚持十年的老学员,他现在还保持着每周三次训练。你猜他怎么说?"系腰带时,都像第一次走进道馆那样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