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站上训练垫那会儿,说实话我也犯怵。记住三个黄金原则:
有个真实案例:去年我们馆的王教练,就是用"错误动作模仿秀"招——自己故意做错让学员找问题,三个月内续课率涨了40%。
"这个后踢啊,要像甩鞭子似的啪一下出去"——发现没?好的教练都特别会打比方。把专业术语翻译成人话:
1. 不说"髋关节旋转"说"腰像拧毛巾"2. 不说"重心转移""有人在拽你腰带"3. 不说"快速反击""碰到烫土豆缩手又打回去"有次我听见学员嘀咕:"格挡不是用手硬扛,是要像拍篮球那样泄力啊!",这就到位了。
新手最容易栽跟头的地方在这儿。必须死磕的五个安全点:
1. 热身时重点活动脚踝(脆得像薯片)
2. 护具穿戴要检查到指甲盖(见过太多护手板戴反的)
3. 实战距离控制在"闻到对方洗发水味道"
4. 腾空动作落地要像猫(悄无声息)
5. 课后拉伸比训练还重要(肌肉是有记忆的橡皮筋)
我们馆的统计显示,80%的受伤都发生在课程最后10分钟,为啥?学员累了注意力就飘了呗。
教学这事吧,有点像做菜——光有营养不够,还得好吃。试试这三个小心机:
别以为会教动作就完事了,教练其实是六边形战士:
1. 要懂点运动解剖学(知道哪块肌肉在叫苦)
2. 会基础急救(冰袋比创可贴用得勤)
3. 掌握点心理学(小孩哭闹时怎么转移注意力)
4. 具备编剧能力(把枯燥训练编成闯关故事)
5. 还得是半个演说家(动员讲话不能输给传销组织)
我认识个教练转型做抖音,专门拍"错误动作搞笑集锦"线上课程卖得比线下还火。